兴势山

又称兴势阪。因山形如盆,外险而内有大谷,为盘道上数里,方及四门,故名。在今陕西洋县北。《资治通鉴》:三国魏正始五年(244),曹爽发兵十余万人自骆口入侵汉中,蜀汉王平、刘敏据兴势抗击,即此。

兴圣宫

宫帐名。又称女古斡鲁朵。契丹语,女古意为金,斡鲁朵意为宫帐。辽圣宗即位后,以国阿辇、耶鲁盌、蒲速盌三宫帐户组建。宫帐在女混活直,陵寝在庆州南安。设兴圣宫使为长官,总领兴圣宫军民政务。下设副使、太师、太保、侍中等职。以兴圣宫都部署司掌其契丹军民之政,为北面官。以兴圣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掌其汉人军民之政,为南面官。所属庆、隰、乌(上京)、乌(东京)、霸五州,毫兀真女姑、拏兀真女室、女特里特、女古滂四石烈,女古、蒲速盌、鹘笃、乙抵、蓊、埃也六瓦里,乙辛不只、铁乖温、埃合里只、嘲瑰、合鲁山血古只、夺忒排登血古只、劳骨、虚沙、土邻九抹里,达邻频你、和里懒你、爪阿不厥真、粘独里僧、袍达夫人厥只五闸撒,南京、西京、奉圣州、平州四提辖司。管正户一万,蕃汉转户二万,正丁二万,蕃汉转丁四万,骑军五千。又有马群司,掌其马群饲养蕃息。

兴儒会

清末进步团体。光绪二十一年(1895)孙诒让倡设于浙江瑞安。意在合全国四万万人为一体,以广甄人才,厚积群力,志气专一,筋节灵通。名为尊孔振儒,实则保华攘夷。

兴庆宫

唐都长安宫殿。位于长安外郭东垣隆庆坊,原为李隆基(玄宗)藩邸。开元二年(714)置宫,因坊为名,避玄宗讳,称兴庆宫。后复扩建夹城,谓之南内。宫城东西宽1080米,南北长1250米,呈长方形。内有兴庆殿、南熏殿、长庆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建筑。兴庆宫并以夹城复道北通大明宫,南达曲江芙蓉园。开元十六年,玄宗移此听政,遂为政治中心,直至天宝十五载(756),避安禄山之乱,玄宗逃离长安时。

兴庆池

唐都长安兴庆宫内池。初为隆庆坊内平地。垂拱、载初间,因雨水流成池。后引龙首渠分浐水灌之,日益滋广。至神龙、景龙中,已弥漫数顷,深数丈,因坊取名为隆庆池。后玄宗(李隆基)及其兄弟五王赐宅于隆庆坊,池亦俗称五王子池,置宫后,避玄宗讳,易名兴庆池。因附会池有黄龙出现,又名龙池。池内有荷菱藻芡,岸旁柳树垂杨,岸南生有紫叶赤心的醒醉草。为皇帝游乐之地。

兴平县

①三国吴置。治今江西永丰县东北。属庐陵郡。南朝梁末改属巴山郡。隋平陈废。②唐至德二载(757)以金城县改名。治今陕西兴平市。属京兆府。《资治通鉴》:唐天复二年(902),朱全忠遣朱友宁将兵西击李茂贞,军于兴平、武功之间,即此。元属奉元路。明、清属西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