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亦简称盐大使。明清盐课司之主官。掌盐场、盐井产盐、征课事务。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司令设,每司各一人 …
官署名。明代管理盐场、盐井之机构。掌理产盐事务。明代于都转运盐使司所属之盐场置。设大使一人为主官,下设副使等官 …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规定,行销河东池盐、引盐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盐课额四十八万余两,均摊于三省引地一百 …
即盐税。盐课之名始于宋。时煮盐之灶户按丁岁课入官,受钱或折租赋,始称“盐课”。后,元、明、清对盐户、盐商所征之 …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改属四川行都司。辖境相当今盐源、盐边等 …
即“行盐地面”。
历代对制盐民户之统称。汉元狩四年(前119)实行盐官卖,招民自备费用煮盐,官给工价收买。是为民户制盐之始。北魏 …
又称盐规费。清盐政以及其他官府有司、总商向运商勒索之定例银两。
本汉海盐县地,三国吴置。为海昌屯田都尉治。治今浙江海宁市西南盐官镇南。三国吴至南朝梁皆属吴郡。陈为海宁郡治。隋 …
①官署名。《汉书·百官公卿表》大农令(大司农)有斡官。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主均输之事,所谓斡盐铁而榷酒酤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