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历代政府对盐的产制、收储、运输、销售、榷税、缉私等各方面管理工作之总称。亦称“盐务”。古代对盐的管理起源很早 …
即“盐引课”。
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一名蒲昌海(《汉书·西域传》)、泑泽、牢兰海(《水经注》)、辅日海、临海(《括地志》) …
清盐课之一。政府向盐商按引征收之官钱银、公务银、公费银以及各种附加税之统称。
即“都转运盐使司”。
官名。全称都转运盐使司盐运使,简称运使。清代都转运盐使司长官。奉天、直隶、山东、两淮、两浙、广东、四川等产盐省 …
清雍正六年(1728)改盐井卫置,属宁远府。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
官名。明清盐引批验所之主官。初,元代于大德年间置批验所,掌批验盐引。明沿置,以大使领之,计两浙四人,两淮、河间 …
又名引税。清政府凡随盐引征收之盐税,皆可视为引课。有正课(正项)与杂课(杂项)之分。后逐渐增多。至嘉庆时多至近 …
宋以后历代政府印制、颁发的支取及运销食盐之凭证。亦为政府及盐商垄断食盐产销之依据。宋初行折中法,销盐凭证称“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