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元年(742),以相州改置。治安阳县(今河南安阳市)。乾元元年(758)复改相州。《资治通鉴》:唐至德二 …
书名。一作《相国邺侯家传》。唐李繁撰。十卷。繁,邺侯李泌子,文宗大和中,获罪下狱当死,因恐泌功业不传,乞纸笔于 …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改魏州为兴唐府,建号东京,三年又改东京为邺都。按兴唐府与两汉、六朝时的邺本非一地,但 …
古代著名城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约12.5公里。分南北两城,北临漳水。北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城有七门。东汉 …
都邑名、县名。春秋齐桓公始筑城,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东。战国魏置县,文侯曾都于此。西门豹、史起先后在此引漳水 …
一作多逻斯川。一说指今额尔齐斯河。一说指今玛纳斯河,亦即《新唐书·地理志》之里移德建河,曳咥即里移德建的急读。 …
即“突利设”。
契丹语,意为壮士、健儿。唐时,称北方少数民族骁勇能战的壮士。安禄山曾收养同罗、奚、契丹俘虏中八千余曳落河为军队 …
又作拽剌、移剌。契丹语,义为壮士、勇士。辽有拽剌军,直属朝廷。又有旗鼓曳剌,护卫皇帝仪仗旗鼓。军中设拽剌司,掌 …
科举考试用语。(1)指考生在考试时交白卷。《新唐书·苗晋卿传》:“(张)奭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