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术语。指本体与万有、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官名。清代侍卫中之第一等。武职正二品。由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充任。掌宫廷宿卫及随扈皇帝之事。顺治元年(164 …
官名。清末新军军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军营制,始置。每军二人,从三品,副参领充,简放。随同总参谋官分任 …
北齐时征收租调之单位。一夫一妇谓之一床,无妻者为半床。时一床每岁纳租粟二石,调帛一匹。北齐河清三年(564)改 …
又称伙收分解法。明代役银征收和解运方式的改革措施。隆庆初创行于北直隶和山东等处。在实行一条鞭的基础上,改进收解 …
一作一阐提,简称阐提。梵文Icchantika的音译。意译“信不具”,或称“断善根”。佛教名词。指善性灭尽、断 …
战国时国家授田制下之田宅单位。《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周礼·地官·遂人 …
书名。蒙古文章回小说。清尹湛纳希著。三十二回。成书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贵族世家为背景,写四个男女青年的爱情故 …
书名。明邓苑撰。一卷。为眼科专书,将眼病主要分为外障和内障两种。其“目议”说:“有七十二症之名,总不越内外二障 …
古代算学术语。见明程大位《算法统宗》卷十七。用数码进行笔算,称为一笔锦。数码采用南宋秦九韶、杨辉等人使用的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