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元王好古著。十二卷。初撰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后原稿亡佚,经追忆得七、八,重刊于元贞三年(129 …
书名。又名《溯洄集》。元末明初王履撰。一卷。成书于明洪武元年(1368)。全书收作者医学论文二十三篇,包括对《 …
官名。隋炀帝始置,凡五人。唐置四人,从八品下,为太常寺太医署属官。
清初户籍之一。顺治三年(1646)定例,以医为业者,单独编为医籍。后入民籍。
唐时关于医药诊疗的法令。如为皇帝配药的程序,各科医生学习及考试制度等。令文散见于《唐六典》、《唐律疏议》诸书。 …
春秋时秦国人。良医。秦桓公二十三年(前581),晋景公病重,秦桓公使往治,见景公病状称:疾在肓之上、膏之下,砭 …
元代诸色户计之一。须纳税粮、科差。元初免当杂泛差役,成宗以后不再免当。各路设立医学,医户必须有子弟一人入医学学 …
阶官名。金太医二十五阶中第二十三阶,秩正九品下。元沿置。
春秋时秦国名医。提出“淫生六疾”的医学理论,论述“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与疾病的关系,认为六气协调使人健 …
书名。明赵献可撰。六卷。初刊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崇祯元年(1628)重刊本,题作《医无闾子医贯》三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