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魏、晋、南朝、北齐为尚书省仪曹长官通称。亦称郎中。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魏、晋、宋六品,梁五班,陈四品、六 …
官名。北宋崇宁三年(1104),开封府置。大观二年(1108)诸州府皆置。掌礼乐、学校、贡举等事务。正八品。
①官署名。(1)尚书省诸曹之一。三国魏始置,设郎(郎中),掌车服、羽仪、朝觐、郊庙、飨宴等吉凶礼制。西晋沿置。 …
官署名。明代礼部属部。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原礼部总部而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二十九年,改仪制清 …
官名。明代称以宗室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为妻者。给禄,不预政事。
即仪同三司。指未任三公而享受相当于三公的礼仪待遇。《三国志·吕布传》:“(王)允以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 …
官制用语。汉制,指获准享有高于本职的仪制待遇。《汉书·张汤传》:“(张)放为侍中、中郎将,监平乐屯兵,置幕府, …
官署名。北宋崇宁三年(1104),开封府所属开封、祥符两县置。大观二年(1108),令天下诸县皆置。职掌仿礼部 …
古代注水器。盥洗时用以注水,常与盘配合成组。一般以青铜铸成,器形椭长略似瓢,前有流,后有鋬,下承三足或四足,亦 …
《诗·周颂》篇名。诗中记述了西周耕作制度,特别是耦耕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