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三年(607)改峡州置。治夷陵县(今宜昌市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远安等市、县地。唐武德初改为 …
古邑名。战国楚地。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战国策·秦策四》: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白起“拔(楚)鄢、郢、夷 …
官名。(1)又译移里堇。源于突厥语。契丹各部统兵官。始见于遥辇时期(730—906)。一度为实际执政官,均由本 …
官署名。辽北面官,掌刑狱听讼等事。神册五年(920)始设皇都夷离毕。后置为院,设夷离毕、郎君、敞史、选底等职。
官名。始设于辽太祖神册五年(920),以康默记为皇都夷离毕。后设夷离毕院,为北面朝官,掌刑狱。
书名。蜀汉以前彝族先民自相记述之书。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云:南中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俗尚鬼教,多禁 …
书名。南宋洪迈撰。取《列子·汤问》“夷坚闻(怪异)而志之”语以名书。原有四百二十卷,分为初志、支志、三志、四志 …
即“十三日备尝记”。
清代云贵之云龙、腾越(今云南腾冲)、顺宁(今云南凤庆)、普洱等地方所属之少数民族人家,编为夷户,著民籍。
指汉以来在边郡屯戍编入部、曲、屯军事组织的夷、汉士卒。其来源,初为中原地区汉人;至蜀汉建兴三年(225),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