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驿站人夫邮递之规则。康熙七年(1668)定,凡有驿之处,皆设夫役以供奔走,按路程之远近,冲要与偏僻,额数不 …
亦称驿路。古代交通大道。即为传车、驿马通行而开辟的大路。沿途设置驿站。秦汉以来,发展很快,至唐已颇具规模。唐代 …
官名。明清之驿官。掌邮传迎送之事。未入流。明代于府、州、县分别置驿,开支由地方销算,设一人管理。清代亦于各省腹 …
供传达军政公文者及来往官吏、使臣途中歇息、换马(船)之所。战国时已设。汉有驿使负责传递公文,以车传送称“传”, …
据《水经·泄水注》,自今安徽六安市西南分沘水(今淠河)西北出,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即今汲河。唯今汲河河源已与 …
亦称佾舞生、乐舞生。清代孔庙中担任祭祀乐舞的人员。通常由学政在不录取入学的童生中选充。文舞生执羽旄舞蹈,武舞生 …
秦刻石之一。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前219)东巡至峄山(今山东邹城东南),刻石颂秦德,立于峄山之上。为最早之秦刻石 …
又名邹山、邾峄山或邹峄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书·禹贡》:“峄阳孤桐。”《诗·鲁颂·宫》:“保有凫、峄。”《 …
即《周易大传》,亦称《十翼》。《周易》的传文部分。是对《易经》最古的注解。凡七种共十篇:《彖》上下,解释六十四 …
亦作易州柴炭厂。明代专供内府薪炭之仓场。宣德四年(1429)始置于平山(今属河北),继迁沙峪口。景泰时移满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