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张载哲学命题。《正蒙·参两》:“一物两体者,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地所以两,分刚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意即凡天地万物均可分对立两方,如动静、虚实、聚散、清浊等,双方相互生克,引起事物变化,又统一于一体。“两”与“一”相互依存,无“两”则无“一”;无“一”,“两”之作用亦不复存在。天即太虚,本为一物。由其变化本性决定不断派生万物,一化为二,故称。②张载《正蒙》中的篇名。以分析天象,阐述“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为主要内容。
月度归档:2023年08月
参辨券
可分成三份的券。辨,分也。《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金布律》:“啬夫即以其直(值)钱分负其官长及冗吏,而人与参辨券,以效少内,少内以收责之。”此处之三辨券可能由啬夫、少内与需偿钱之人各执一份。以为凭证。
叁两算经
书名。清汪莱撰。一卷。约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八年(1792—1793)冬春。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讨论非十进制算术的著作。分为经、说两部分。阐明了“逢身进位”的原则,给出了二至九进制的乘除法则;列出了二至九进制的乘法口诀。此书未单行,刻入《衡斋遗书》。
三左三右
西周时辅佐天子执政的六位大臣。一说即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分立于周天子左右。另一说认为三左为司土、司马、司工,三右为大祝、大史、大卜。
三最
宋代考察州县守令的标准。以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为治事之最,农桑垦殖、水利兴修为劝课之最,屏除奸盗、人获安处、振恤困穷、不致流移为抚养之最。元丰中罢。元祐后复行。
三祖
三国魏曹操(太祖)、曹丕(高祖)、曹叡(烈祖)的合称。
三族
①商代军队组织。殷墟卜辞有:“贞:三族王其命追旨方,及。”(《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第4387片)②指父、己、子。《仪礼·士昏礼》:“惟是三族之不虞。”郑玄注:“三族,谓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③指父母、兄弟、妻子。《史记·秦本纪》:“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集解:“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④指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礼记·保傅》:“三族辅之。”卢辩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也。”
三朡
又作、。古国名。在今山东定陶东北。商汤伐桀,桀败逃于此,被汤攻灭,并夺其宝玉(《史记·殷本纪》)。
三字训
南宋童蒙读物名。宁宗时,《三字训》与《太公家教》、《蒙求千字文》等同时行世,为后来《三字经》的蓝本。
三字经
①旧时蒙学课本。相传为南宋王应麟(一说为区适)著。明清学者陆续补充。1928年章炳麟重订。三言韵语。后有以《三字经》命名的各种蒙学课本。②太平天囯印书。传为卢贤拔撰写。约刊刻于清咸丰二年(1852)。为太平天囯幼学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