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茶艺辞典

南中

地名。傅巽《七海》:“蒲桃、宛奈、齐柿、燕栗⋯⋯南中茶子。”辖区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云南、贵州的一部分。为中国早期产茶区域之一。

南彰

旧县名。北周置思安县,隋改南漳,唐称南鄣县,约略相当今湖北南漳县地。《茶经·八之出》:“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注曰:“襄州生南鄣县山谷。”唐时南鄣产茶就较有名。

南岳山

①山名。位于今江苏宜兴西南部。②山名,亦称“衡山”。位于湖南中部。清乾隆《南岳志》:“茶,岳产特丰,谷雨前采芽焙之,煮以峰泉,味甘香不减顾渚。”

南糯山

山名。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山上有“茶树王”,树高5.48米,树干围达1.38米,据测树龄已有八百多年,附近有成片栽培的野生大茶树。20世纪80年代创制“南糯白毫”,为全国名茶。

南安

旧县名。今属乐山市。《水经注·江水》载:南安县,“即蜀王开明故治也”。晋《华阳国志·蜀志》:“南安、武阳皆出名茶。”

睦州

旧州名。唐时辖境相当于今浙江桐庐、建德、淳安等地。陆羽《茶经·八之出》注:“睦州生桐庐县山谷,⋯⋯与衡州同。”唐代李肇《国史补》:“睦州有鸠坑(茶)。”明万历《严州府志·遗事》 “按:《唐志》,睦州贡鸠坑茶,属今洱安县。宋朝既罢贡,后茶亦不甚称;而分水县有地名天尊岩生茶,今为州境之冠。分水盖析于桐庐,鸿渐所云是已。”

莫干山

山名。位于浙江德清西部。相传因春秋时莫邪、干将铸剑于此而得名。宋《天池记》:“莫干山土人以茶为业,隙地皆种茶。”名茶莫干黄芽即产于此。

名山

①亦称“金鸡山”。山名。在今四川名山城西部。陆羽《茶经》:“雅州百丈山、名山”产茶“与金州同也。”②县名。西魏置蒙山县,隋始改名山县。明正德《四川志》:“雅州:名山蒙顶茶。俗谓蒙山顶上茶即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