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学与伦理范畴。指通过内心的自我调节使思想行为符合一定准则。《中庸》:“义者,宜也。”《说文》:“宜,所安 …
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始见于春秋时期,“爱亲之谓仁”(《国语·晋语一》) …
《国语》用语。指乐要求调和。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景王欲铸大钟,并以此询问乐官州鸠。伶州鸠在与景王辩论什 …
《国语》用语。指政事相象于音乐。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伶州鸠劝谏景王铸大钟时所提出。“夫政象乐,乐从和, …
《国语》用语。指乐具有宣扬美好德性的教化作用。语出师旷论乐:“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也,以耀德于广远也。风德以广之 …
《左传》用语。指进退变易。《国语·越语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赢缩转化,后将悔之。”三 …
《左传》用语。指艺术品在情感表现上应有节制而不过度。吴公子季札观赏周乐赞美《豳风》说:“美哉,荡乎!乐而不淫, …
与“知”相联系。指行动、行为、实行等。《左传·昭公十年》已提出:“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荀子提出:“不闻不若 …
有知识和认识能力两种含义。《左传·昭公十年》已提出:“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说命中》:“知之非艰,行 …
中国古代的一种知行观。语出《左传·昭公十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认为知道一件事情并不难,难在付诸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