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孔子用语。达到仁的方法或途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注:“譬,喻也。方,术也。 …
春秋孔子主张的修养方法。《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
春秋孔子的伦理思想。《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以为有仁德的人经常乐观而不知忧虑,不仁者 …
春秋孔子的伦理思想。《论语·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认为不具备仁德的 …
儒家对理想人格的一种规定。春秋孔子将仁与知(智)并提,说:“知(智)者利仁”;“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 …
春秋孔子的伦理主张。《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认为“成仁”比“求生 …
指小节。见“大德”。
春秋孔子用语。大节。与“小德”相对。《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指最高的道德境界。其内容随文而异。孔子认为:“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 …
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简称。《周礼·地官·师氏》:“敏德以为行本。”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