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思想。指按照天赋的本性准则行事。《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东汉郑玄注:“ …
儒家伦理和审美思想。指不偏不倚不乖戾。《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 …
即“中行”。儒家伦理思想。指能行中正之道。与“中庸”义相近。《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
指先天自然的禀赋。《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唐孔颖达疏:“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 …
先秦儒家思孟学派表达天人合一思想的概念。《中庸》:“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朱熹注:“此言圣人与天地同体。”又《 …
儒家伦理思想。善于与人相处而又不随波逐流。《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认为君子之能称为刚强者有四,“ …
“七情”语出《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认为“七情”是人的自然本能 …
诚,指诚实无欺或真实无妄;明,指光明、明白。语出《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
儒家伦理用语。指立身行事时时合乎中庸之道。语出《易·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唐孔颖达疏:“言居蒙之时,人 …
儒家伦理思想。《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南宋朱熹注:“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