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中的概念。系继承《周易》的哲学本体论而提出。一方面,“太一”类似于“太极”,《诠言训》:“洞同天地, …
《淮南子》用语。意为道是万物统一的基础。《淮南子》以“一”为世界的本原,指出:“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洞同天 …
中国古代阴阳和五行两说的合流。以“术数”为基础而发展起来。始于春秋战国时的燕齐方士。《管子》称阴阳为“天地之大 …
即“虚无形”。指道。《管子·心术上》:“虚无形谓之道。”《经法·道法》:“虚无刑(形),其裻冥冥,万物之所以生 …
中国哲学史用语。五行之德。战国末驺衍指水、火、金、木、土的天然德性。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终而复始的观点,解释历史 …
即“虚无刑”。
亦称“五德转移”。战国末驺衍关于历史变化的学说。《史记·封禅书》集解引如淳曰:“今其书有《五德终始》,五德各以 …
《经法》用语。指无执、无处、无为、无私。《经法·道法》:“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虚无有,秋稿(毫)成之,必有刑( …
即“五德终始”。
《经法》用语。指天道的限度。《经法·国次》:“先屈后信(伸),必尽天极,而毋擅天功。”认为处事当先屈后伸,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