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宇宙的本源或本体。《庄子·天下》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唐成玄英疏:“道为精。”即道为万物之本。《孟子· …
宋明理学用语。陆王学派认为“心外无理”,“心即理”,万物之理皆备于吾心。南宋陆九渊提出:“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 …
南宋陆九渊用语。指彻底反省人所固有的仁、义、礼、智之心。陆提出“心即理也”,认为一切道德准则均根源于本心,强调 …
南宋陆九渊用语。指以人本心直觉的认识方法。陆九渊在南宋淳熙三年(1176)鹅湖之会与朱熹的争辩中作诗曰:“易简 …
南宋胡宏提出的命题。理欲之辨,是中国历史上长期争论的道德伦理(天理)与物质欲望(人欲)之间关系问题。北宋理学家 …
南宋哲学家杨简的心学命题。此语原出《孔丛子》。杨简借用这一句话,说:“孔子语子思曰:‘心之精神是谓圣’。人人皆 …
亦称“事功之学”。与理学重义轻利学说相对。以北宋李觏发其端。提出“人非利不生”,“焉有仁义而不利”(《李直讲文 …
即“功利之学”。
伪《古文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的简称。详“十六字心传”。
宋明理学范畴。北宋二程首先提出“性即理”的命题。程颐说:“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遗书》卷二十二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