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Upakleśa的意译,亦译“随惑”。佛教用语。与“根本烦恼”相对。指随从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故名。《俱舍 …
清章学诚用语。对孔子所编六经的意义的一种解释。他说:“‘易’曰: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不离器,犹 …
清章学诚的哲学命题。从“道不离器”的观点出发,认为“道因器而显”,“道法大备之时,是以经纶制作,集千古之大成” …
清章学诚的命题。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得不然之 …
清章学诚用语。《原道》:“道有自然,圣人有不得不然。……圣人有所见,故不得不然;众人无所见,则不知其然而然。孰 …
清章学诚用语。认为孔子菲薄事功而传述六经,是由于其所处历史环境的关系而做了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后人“当学孔子之所 …
清吴德旋的命题。“文”指事物的文采、形式;“质”指事物的质地、内容。孔子最先将文质对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 …
清彭绍升的认识论命题。见其所著《读古本大学》。坚持王守仁良知说,认为“知本则知止”,人认识的任务就在于恢复“良 …
清汪中用语。揭示儒墨显学的真实关系。认为儒墨相攻,归于不相为谋,是道不同之故,不能有正统与异端之分。墨、儒的分 …
清孙星衍的哲学命题。借用中国哲学史中虚实这对范畴,以“贵实贱虚”作为儒家同佛、道区别的主要标志。指出:“故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