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掌徒役之官。《墨子·迎敌祠》:“役司马射自门右,蓬矢射之,矛参发,弓弩继之。”孙诒让閒诂:“役司马,盖官 …
书名。清末柯劭忞撰。六卷。柯氏于光绪末年著《新元史》时,选译德国人哀德蛮(Erdmann)所译波斯人拉施特哀丁 …
春秋战国服役者的通称,即徒。役徒被驱使参加各种繁杂劳动。有的上山采樵,《左传·桓公十二年》:“明日,绞人争出, …
主传译之使者。见《汉书·地理志》及《三国志·魏书》。
藏语音译,意为秘书处。西藏地方政府噶厦所属僧官机构。设仲译钦波(大秘书)四名,均为四品僧官。主管全藏(班禅系统 …
清末维新派的翻译出版机构。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上海成立。恽积勋、恽毓麟、陶湘、董康、赵元益分任总理、协理 …
中国古代翻译佛经的组织及场所之通称。国家及民间均有设立,译场内有译主、证义、证文、书字、笔受、缀文、参译、刊定 …
官名。为译官令副职,主管汉王朝与周边各族和外国通使往来传译事宜。
即“伯邑考”。
原指事物内部对立之两方。《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宋翔凤《论语发微》:“两即异,异端即两端。”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