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驿站传递公文的信使。《后汉书·李南传》:“乃有驿使赍诏书原停(马)棱事。”
亦称驿封田。维持驿传饲养马匹费用而设置的官田。唐代驿马每匹给田四十亩。若驿侧有牧马场所,每匹各减五亩,传送马每 …
古时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杜甫《喜舍弟观即到复题》诗:“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既 …
又名邹山、邾峄山或邹峄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书·禹贡》:“峄阳孤桐。”《诗·鲁颂·宫》:“保有凫、峄。”《 …
官名。道员的一种。清制,惟奉天府设驿巡道一员,汉缺,职掌巡察边防、督征税课、节制营伍,并审转奉天府属刑名,兼管 …
秦刻石之一。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前219)东巡至峄山(今山东邹城东南),刻石颂秦德,立于峄山之上。为最早之秦刻石 …
官名。清代道员之一。兼管驿传与盐法。顺治三年(1646)始置江南驿盐道。湖北、江西、陕西,亦曾设之,后皆改置盐 …
亦称佾舞生、乐舞生。清代孔庙中担任祭祀乐舞的人员。通常由学政在不录取入学的童生中选充。文舞生执羽旄舞蹈,武舞生 …
①古时专供传递公文人员和往来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参见“驿”。②清代的邮传机构。在内地各省所设的称驿;自打 …
据《水经·泄水注》,自今安徽六安市西南分沘水(今淠河)西北出,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即今汲河。唯今汲河河源已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