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名词。是一种釉下彩瓷器。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瓷工的重要发明之一,在明宣德,清康熙、雍正时期颇负盛名。
作者归档:chen1admin
祐陵
宋徽宗赵佶陵名“永祐陵”,宋人也以“祐陵”称徽宗。
祐国营缮都司
官署名,元代置。天历元年(1328)立万圣祐国营缮提点所。三年,改为营缮都司,秩正四品,隶隆禧总管府下,置达鲁花赤、司令、大使、副使各一员。
祐国寺塔
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宋太宗时,喻皓在此设计建造开宝寺塔,后毁于雷击。现存之塔始建于宋皇祐元年(1049),因塔所在地开宝寺,明以后改为祐国寺,故名。塔有八角,十三层,高50余米,为琉璃砖仿木结构建筑。其外部琉璃砖呈铁褐色,故俗称“铁塔”或“开封铁塔”。塔整体轮廓呈角锥形,因黄河泛滥,塔基已淤没地下。塔内有砖砌的塔心柱,柱的周围筑盘旋登道,塔底有四圭首门,北门有登道上通各层。每层均有门,可供登临眺望。塔身琉璃砖浮雕飞天、狮子等,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整个塔设计精密,用材严格,虽历经地震、水患、风灾等侵袭,仍巍然屹立。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祐川县
唐先天元年(712)避玄宗李隆基名讳,以基城县改名。治今甘肃宕昌县西北。属岷州。上元二年(761)地入吐蕃。北宋崇宁三年(1104)复置。南宋属西和州。蒙古废。
宥州
①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以安置自河南江淮迁回的胡户,取“宽宥”为名。治延恩县(今鄂托克旗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乌海市及鄂托克旗一带。宝应后废。②唐元和九年(814)于旧宥州东北置。距旧州城三百里,仍置延恩县为治所。十五年移治长泽县(今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后属西夏。蒙元废。
宥恤司
官署名。清末法部八司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内理赦典,颁降条款,清理庶狱,并复核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刑事民事案件。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五人。
宥司
亦称宥府。宋代枢密院的别称。
侑
商代祭名。见于商代甲骨文。《尔雅·释诂》:“酬、酢、侑,报也。”《国语·鲁语上》:“有虞氏报焉。”韦昭注:“报,报德,谓祭也。”武丁时期卜辞有:“侑般(盘)庚伐、卯羊。”(《殷墟文字乙编》第8660片)即侑祭商王盘庚,剖羊为牲。
佑宁寺
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寺滩地方。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达赖四世派顿月却吉嘉错兴建。原名郭隆寺,清雍正二年(1724),因寺僧附和罗卜藏丹津叛乱,寺院被清军焚毁。十年,重修,雍正帝赐名佑宁寺。为松巴、土观、章嘉等呼图克图的母寺。最盛时寺僧达三千人。今寺已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