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宁州建宁五苓夷首领(今滇东北及黔西彝人先祖)。与方土大姓铁官令毛洗、中郎李睿互为姻娅。太安元年(302)秋,洗、睿以建宁太守杜俊夺其部曲,乃率众逐俊。南夷校尉李毅杀洗,他诣毅求赦睿,不许,乃率五苓夷人起义,攻破郡县,占据牂柯郡(今黔西)之半,杀宁州刺史马恢,围攻州城(今云南晋宁),毅被困死。永嘉四年(310),晋怀帝遣王逊代毅,道被五苓夷人所阻,逾年乃至。约在建兴元年(313),被逊杀害。
作者归档:chen1admin
于烈(437—501)
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北)人。鲜卑族。于栗之孙。少拜羽林中郎,迁殿中尚书。冯太后临朝,进爵洛阳侯。及孝文帝迁洛阳,奉命镇平城(今山西大同)。除领军将军。宣武帝即位,奉诏削夺咸阳王元禧之权。除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领军。自是长直禁中,参预机密。及元禧反,乃遣兵执之。
于栗
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北)人。鲜卑族。道武帝初为冠军将军,与宁朔将军公孙兰潜自韩信故道袭击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明元帝初,镇压关东、西河诸地民乱。以执黑矟作战,因授黑矟将军,迁豫州刺史,进爵新安侯。太武帝时,从征夏赫连昌,进爵为公,转虎牢镇大将,累迁外都大官。平刑折狱,甚有声誉。病卒,年七十五。
于君道
即“太平道”。
于厥里
即“乌古”。
于厥
即“乌古”。
于劲
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北)人,字钟葵。鲜卑族。于栗之孙。初为沃野镇将、征虏将军。宣武帝纳其女为后,封太原郡公。妻刘氏为章武郡君。累世贵盛,势倾朝野。后拜征北将军、定州刺史。
于景(?—523)
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北)人,字百年。鲜卑族。于忠弟。初为司州从事,迁步兵校尉、高平镇将。坐贪残受纳,为御史中尉王显所弹劾,会赦免。除武卫将军,谋废领军将军元叉,反被黜为征虏将军、怀荒镇将。正光四年(523),因不给镇民赈济,被镇民执杀。
于禁(?—221)
三国时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字文则。初平元年(190)从济北相鲍信起兵,后归曹操,为都伯。建安元年(196),从征汝、颍黄巾,尽降其众,迁平虏校尉。次年,张绣降而复叛,操军大乱,而所部独整阵而还,以功封益寿亭侯。官渡之战,所部屡破绍军。十一年,击杀昌豨于东海(今山东郯城北),拜虎威将军,迁左将军。二十四年,助曹仁与关羽战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大雨,城为汉水所淹,所部皆没,乃降。孙权擒羽,并获之。黄初二年(221)遣还,文帝拜为安远将军,却使人画其降关羽之状以辱之,遂羞愧发病死。
于谨(493—568)
北朝河南洛阳人,字思敬,小名巨弥。鲜卑族。好读《孙子兵书》,有谋略。北魏末,先后从大行台仆射元纂、太宰元天穆等镇压破六韩拔陵、鲜于修礼及葛荣、邢杲等起事。及丞相高欢起兵讨尔朱氏,乃从大司马尔朱天光与欢战,败于韩陵山(在今河南安阳北)。遂入关,除卫将军、咸阳郡守。宇文泰至夏州,以为防城大都督,兼州长史。永熙三年(534)从魏孝武帝入关。旋即随泰征潼关,破回洛城。拜车骑大将军、北雍州刺史。西魏大统元年(535),拜骠骑大将军,累建军功,进爵常山郡公,拜尚书左仆射。十五年,进位柱国大将军。恭帝元年(554),率大军南下攻梁,破江陵,虏众十余万,收府库珍宝及宋浑天仪而还,拜大司寇。北周闵帝即位,进封燕国公。寻迁太傅,与李弼、侯莫陈崇参议朝政。保定四年(564),以老病随宇文护攻齐。天和二年(567),授雍州牧。次年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