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51一前479),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伟大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幼时孤贫,早年业“儒”(丧事吹鼓手之类),后来做过管理仓库和畜牧的小官。年五十,由鲁中都宰升任司空、大司寇。五十六岁行摄相事。后曾周游卫、陈、曹、宋、郑、蔡、齐、楚等国,到处碰壁,不见用。前484年,返鲁,致力于教育和著述。在政治上,他是保守主义者,主张恢复西周制度,对当时社会的种种进步,慨叹为“礼坏乐崩”、“天下无道。”为维护旧制度,倡导“礼”和“仁”的学说。在哲学上,他是唯心主义者,宣扬天命观和先验论。自西汉以后,他被历代统治者捧为“圣人”,影响极大。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数无类”,据传有弟子三千。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倡“因材施教”,采用循循善诱、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他提出的多闻多见、学思结合、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及反对主观成见,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等,皆为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科学总结。但他鄙视体力劳动,反对学生“学稼”“学圃”。又曾整理“六经”,对保存古代文献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经他删修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他整理过《诗经》的乐章,使“雅、颂各得其所”,并用以教育门人弟子,特别强调诗的“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反对过分修饰辞彩,要求“辞达而已”,实为我国最早之文艺批评。其言论由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语录体散文《论语》,是研究孔子最重要的资料。《论语》主要记言,多为简短问答。语言精炼,文意深远,往往能于简短对话中展示人物形象。且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不少警句格言流传至今。历代注释甚多,以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较详明。传见《史记·孔子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