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阅读中对语言符号所唤起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进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阅读活动中,根据文字材料的描述而进行再造想象,是阅读理解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创造性想象则是主动阅读、活化信息、形成新见解的必要条件。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语言中记录着外部世界的映象;语言中的词语,代表一定的事物或事物间的关系,这是语言的基本职能之一。我们学习和掌握语言,让词语同具体事物或事物的表象建立联系,言语就能唤起和组织人的表象活动,构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形象,从而对形成稳固而丰富的内心生活起着重大作用。这种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语言想象力,在阅读中保证了语言符号所唤起的形象的鲜明性、生动性、适切性和独创性,使人能理解语文情境,并为进一步的美感体验和鉴赏评价打下基础。为了发展语言想象力,在阅读过程中要把语言学习同形象思维的训练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真切生动的感受、多彩多姿的想象,再现语言揭示的图景,领会语言的涵义,这样才可能在充足的感性材料和深厚的生活沃土里,健康地生长出语言理解力来。也只有这样,才有学习语言的无穷兴味和运用语言的强烈愿望。
阅读想象的基本材料是已经贮存在阅读者头脑中的生活表象。为了发展语言想象力,应注意丰富感性生活表象储备。如,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感知、观察、体验,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或利用实物图示,或通过实验参观;或者唤起回忆追想,使阅读时能清断地理解;或者进行描摹譬比,让学生对语言留下鲜明的印象……都会激发学生的阅读想象,增进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