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戏结构分析示例

戏剧结构是指剧本对所反映的生活材料进行的安排和布局。戏剧结构是剧本构成的外在要素;没有结构安排,众多的生活素材就无法组织起来构成戏剧内容,如同建筑工地上散漫堆积的材料一样,难以形成巍峨壮丽的大厦。
我们在分析戏剧结构时,能从中了解到戏剧的故事情节,认识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
要想正确地分析戏剧结构,达到分析的目的,首先要熟悉戏剧结构。的各种形式。
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剧作家创作个性与艺术才能的不同,戏剧结构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一、以一条线索联结起许多生活事件的链条式结构,如《归心似箭》,以魏得胜寻找部队作为贯穿全剧的线索。二、时空交错式结构,如《天云山传奇》,通过宋薇的回忆,把过去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三、对比式结构,如《龙须沟》,通过解放前后臭沟的变化来反映两个不同的社会。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一一两条式两条以上的线索同时进行的并列式结构。下面以元杂剧《窦嫌冤》为例,具体地分析一下怎样分析这种戏剧结构。
先了解故事梗概。此剧写窦娥受流氓张驴儿迫害,被诬杀了张驴儿的父亲,官府判窦娥死刑,临刑时窦娥发下三桩誓愿,用以表白自己的冤屈。
其次,弄清其结构形式。此剧共四折,前有楔(xiē)子。楔子在此作用同序幕,它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起因;窦娥三岁丧母,七岁时父亲因上京应试,被迫把她卖到蔡婆婆家。第一折是故事的开端。作者通过蔡婆婆之口,让我们了解到这已是十三年后了。当时,窦娥已守寡三年,本想与婆婆相依为命,守身度生,但是,事与愿违,流氓张驴儿父子闯入家门,肋迫窦娥婆媳嫁与他父子为妻。这里,初步展显出其结构形式——两条戏剧冲突线,一条是窦娥坚决抗拒张驴儿的逼迫;一条是窦娥责备其婆婆“你岂不知羞”。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霸占窦娥,不料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想以此要挟窦娥:“你要官休?要私休?”纯洁的窦娥幻想官府能秉公执正,选择了“官休”的道路。然而,昏聩的楚州太守桃机却将窦娥屈打成招,判处死刑。在这个部分,窦娥与蔡婆婆的冲突渐渐轻微;重点展现的是第一条冲突线,在这条冲突线上,不仅有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还增加了窦娥与封建官吏的矛盾斗争。第三折是故事的高潮。窦娥与蔡婆婆的矛盾冲突这条线到此完全结束,而窦娥与张驴儿,桃机等封建黑暗势力的矛盾斗争却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表现在窦娥临刑前的那一段抢天骂地的唱词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第四折写窦娥父亲天章作官回来,为窦娥平反昭雪,告慰其魂灵。到此,剩下的这条冲突线索结束,故事也完成了。
可见,《窦娥冤》一剧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第一条线是窦娥与张驴儿,桃机等封建势力的矛盾斗争;第二条是宽娥与蔡婆婆的矛盾冲突。这两条线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时而同时进行,时而单独发展。
在这并列(或单独发展)行进的两条结构线上,我们结识了许多活生生的人物,如张驴儿、赛卢医、桃机、蔡婆婆等等,但刻划得最成功的是窦娥的形象。窦娥是元代这个特定社会中广大劳动妇女的典型。她不仅善良、勤劳,还充满了牺牲精神。这表现在,婆婆生病后,她不但不记前嫌,还主动地关心她,尤其是在公堂上,为了护卫婆婆,情愿承担死罪。然而,窦娥并非逆来顺受,她又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当张驴儿拉她“拜堂”时,被她推倒在地;面对昏官,毫不惧怕,敢于慷慨陈词;临刑时,指天骂地,可以见出其坚强反抗的性格。正是由于这一切,构成了窦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从窦娥这一典型形象上,我们看见了(我国劳动妇女的伟大与崇高。
另外,我们还感觉到,《窦娥冤》采用这种并列式的结构,把剧情安排得井井有序,一环扣一环,使全剧呈现出一幅完整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和谐的画图,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即使“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总之,欣赏者在分析戏剧结构时,须从具体的剧本出发,先分清它的结构形式,然后才从它的这种结构形式着手,去了解故事情节,认识剧中人物,享受戏剧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