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风格,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风格即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的风格也就是散文作者的个性的表现;鉴赏散文,便应辨识和领略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古人刘勰分为“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文心雕龙·体性》),今人周振甫分出“刚健”、“柔婉”、“平正”、“奇特”……计十五种散文风格(《冬文章例话》)。一般读者,鉴赏散文时也应至少辨识两种最主要的不同风格,即否刚健”和“柔婉”。我们举例来说明如何辨识这两种主要的风格。散文风格,主要应从语言的运用和意境两方面去辨识。
“刚健”就是刚强、雄健的风格。鲁迅先生在《秋夜》中写道: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映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作者描写的秋夜的天空,概言之是“奇怪.而高”,四个字,十分简练地将秋夜的天空那质的神秘(奇怪)和量的巨大(高)叙写出来,干净利索,如长风出谷,无牵无挂:“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是用夸张的手法写天空的“高”,让你感到它留不住、拉不回的巨大力量;“冷罪”是对“眼”的补充强调,也直截了当,节奏简短有力;而最后一句则以拟人的手法描摹天空的深沉、神秘和君临万物的姿态,使你感受到它的重压而透不过气来。作者行文畅达,给人以直线条的坚硬感,文章显示出一种阳刚之美,我们说,这便是散文的“刚健”的风格。再看孙荪在《云赋》中对云的描写:
有的如有首无面的凶神恶煞、有眼无珠的妖魔鬼怪,有的如乌龙青蟒、黑熊灰猩,奔跑着、追逐着、拥挤着、翻卷着、聚拢着。好象在执行着什么攻城略地的庄严神圣而又刻不容缓的使命,大有非把敌人逐出国门并踏为齑粉不可之势。
比喻、拟人和排比句式的综合使用,使文章显示出一股浩瀚之势,如大河决堤,象野马奔腾,这也属于“刚健”的风格。
“柔婉”就是柔和、优美的风格。我们先看看碧野《天山景物记》中的一段文字:
高空的白云和周围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光山色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如果你站立高处了望湖面,眼前是一片爽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那闪闪的鳞光,象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这段文字是作者对天山高处的天然湖的描写,绘形绘色,多用长短差不多的句式,使文章如春风拂人脸面,柔软平和,也如节奏舒缓的旋律,令人舒适愉快;“清晰”、“晶莹”、“洁白”、“明净”、“幽静”以及“爽心悦目”、“平展如镜”等形容词语的使用,配搭恰当,意境和谐,给人以优美的感觉,如曲线条的柔软,显示出一种阴柔之美。这便是散文的“柔婉”的风格。
冰心的散文《笑》,开头一段是这样的: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著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渐渐”住下来的雨声,必然有一个数量上的由大到小直至最后消失的过程,使人心理上不感突兀;“隐隐”形容清光,便使本来柔和淡薄的月光更显若有若无,缥缈如轻纱,“萤光干点”比喻“映著月儿”的“残滴”,化静为动,在轻灵中透出秀气。作者用重叠的形容词,几化的名词和清新贴切的比喻,使人读来如见小溪潺潺流淌,如闻雏燕喃喃细语,产生心理上的审美愉悦,这样的风格也属“柔婉”。
当然,散文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地说,仍或近于“刚健”,或毗邻“柔婉”,或为二者的混合,我们如果把握住了两种主要的散文风格,举一而反三,其余的也就不难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