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身处地,就是读者将自己放在作者的身份、境地来阅读作品。我就是作者,作者就是我;作者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就是我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我的思绪随作者的思绪起伏,我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这是文艺鉴赏的一个重要法则,要“人乎其内”,方得作品三昧,散文鉴赏也当如此。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给我们描绘出一幅荷塘上的月色与月光下的荷塘交融的优美的风景画,而面对这美妙的景致,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呢?文中有一段文字可以说明: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走着。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
我们读者的经历自然和作者不尽相同或者完全不同,假如我们也面对那一片美妙的荷香月色,感受也许和作者不一样:或许我们觉得该邀约三五好友来这儿吟诗作画,共享美景;或许我们想到明天必须交的作业还没完成,景色虽美,却不敢流连,满怀遗憾之情,或许我们什么也没想,却直接体验到置身于诗情画意中的美感;或许我们觉得这荷花的香和月亮的光简直平淡无奇……总之,我们和作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隔膜,而这隔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妨碍了我们深入体味文章的美妙意境和作者复杂的感情。这时,我们便应全神贯注,排除各种干扰,让自己的心灵完全沉浸在艺术的境界里,同时,驱遣我们的想象力,将我和作者化为一个人,透过甚至消除中间的隔膜:
我就是朱自清,大革命失败后,我既不满丑恶的现实,又寻不到一一片满意的乐土。和现实妥协吗?实在不能;躲开它吗?又躲避不了,矛盾、痛苦萦绕心头,不能解脱……今晚一个人面对这美好的自然景色,我终于自由了!自然美的魅力驱散了人世间的阴影,这就是我要寻找的另一个世界,我愿溶化在美妙的荷香月色之中,我就是那田田的叶子,是那零星的白花,是那清香,也是那碧波,我就是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再不用说违心的话,再不用作违心的事,尘世的喧嚣已绝于耳,人间的丑恶不入于眼,这儿空间不再变换,时间已经凝固,我已经超脱了……
作者在荷香月色中达到“物我同一”,我们也随作者进入“忘我”的境地。这样,我们和作者就可以身心交融,成为一体,文章美妙的意境我们自然也就能领略了。
让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来看看如何“入乎其内”,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黏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间中的一切。
(引自鲁彦《听潮》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作者在普陀岛上“听潮”时的感觉。显然,我们不少读者并没有作者这番经历,那么,这不是又存在一个距离吗?没那样的经历,哪来那样的感受呢?事实上不纯然如此,只要我们在阅读时紧紧抓住句中加点的那些词语,反复咀嚼、体会,我们的头脑中就会产生与文中描写的感觉相类似的联想:耳际是巨大的轰鸣声,眼前是如烟似雾的飞沫,鼻中闻到腥气,口里尝到咸味,身体感到黏润。五官的共同感受是十分强烈的,它可以使我们记忆的屏幕上再现出我们曾经或直接或间接经验到的海潮的形象(比如在银幕或电视屏幕上见过的),这一唤起的形象正与作者的具体描述同构,将我们拉入作者所处的情景之中,我们也就能分享到作者观赏海景时的喜悦,我们自身也便和作者一起在普陀岛上漫游,进入一种超越时光的“完全幻觉的瞬间”(司汤达语),达到文艺鉴赏巅峰的“入迷”状态。
一方面是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的吸引和感召,一方面是我们鉴赏者与作品内容中的某种生活或思想感情上的联系或情感的完全卷入,我们便可以身临作者所临之境,感受作者之所感受。当然,鉴赏不仅限于设身处地,关于这点,可参见“跳出文外鉴赏散文示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