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统观,指的是对散文中某一个段落或层次的理解,必须联系文中其他段落或层次,而不能孤立地断章取义,片面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因为散文的一大特点是选材广泛、结构灵活,所以,散文鉴赏时上下统观、顾及全篇就显得比其他文学体裁的鉴赏更为重要。
峻青在《秋色赋》的开头盛赞秋天的景色后,笔锋一转: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凄凉?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光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读到这里,必然产生两个疑问:一是作者为什么突然提到欧阳修写<秋声赋》?一是欧阳修将秋天描写得肃杀凄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可是文章接下来,却并没有回答我们读者的疑问,而是大写秋天的迷人,加之作者优美的笔调和铺陈渲染的手法,我们读者很容易读了后面就忘了前面的疑问,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一方面阅读时要随作者的思路推进,另一方面要随时在文章中寻觅可以解释我们的疑问的“答案”。读至《秋色赋》的结束部分,作者给我们作了解答: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悲凉,因为他写的不只是时令上的秋天,而且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在自己思想上的反映。
我们读者读到这里,也才明白了;作者并非不明白欧阳修将秋天描写得肃杀凄凉的真正原因,而是有意地给读者留下一个疑问。我们读者在将欧阳修的《秋声赋》与作者的《秋色赋》两者不同的立意和取材的对比中,不但可以见出文章结构的巧妙,更重要的是,还可领会到作者立意的高度:既然欧阳修描写的肃杀凄凉的秋,不仅是时令上的,而且是他那个时代和社会的秋,那么峻青描写的迷人的金秋,同样也不仅是时令上的,而且是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的秋;《秋色赋》何止是“秋色”的赞美,实际上是赞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这个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吴伯箫在《猎户》的第一自然段写道:
秋收,秋耕,秋种,都要忙完了。正是大好的打猎季节。我们到红石崖去访问打豹英雄董昆。
可是,紧接着写什么呢?……田野里很静,高粱秸坚成攒,象一座一座的尖塔;收获的庄稼堆成垛,象稳稳矗立的小山。成群的鸽子在路上啄食,频频地点着头,咕咕咕呼唤着,文静地挪动着脚步……树边场园里,晒豆子的,打芝麻的,剥包米的,到处有说有笑,是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这的确是一幅丰收图,但这与上面提到的“打猎”有何关系呢?与访问猎户又有何关系呢?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发出疑问。而紧接着的第三自然段,与其说和第二自然段衔接,还不如说与第一自然段关系更密切:
我想:董昆是什么样子呢?可象家乡的尚二叔?
这与“丰收图”不是又接不上了吗?那么“丰收图”不就是多余的“闲笔”了?我们带着这个疑问继续读下去,直至文章结束,才知今天的董昆似的猎户,早已不同于当年的尚二叔了,正如董昆对作者说的:
现在我们打猎小组的人都是民兵。我们保护生产,也保卫
治安。野兽也好,强盗也好,只要害人,不管它是狼,是豹,
还是纸老虎,我们统统包打…
读到这里,我们找到了前面“丰收图”的“注脚”。正是由于董昆他们的打猎小组的“保护生产”和“保卫治安”,才换来了那一派丰收的美好图景,而前面的“丰收图”的描绘,恰好为写猎户作了一个铺垫,或者说,为刻画新一代的猎户而展示了背景。至此,借助上下统观,不但我们的疑问消失了,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作者的运思,这岂不是一举两得?上下统观与断章取义,一是全面整体地鉴赏,一是孤立片面地臆测,鉴赏散文自然应取前者而弃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