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哲理法鉴赏散文示例

议论性散文又叫文艺性论文,常借助于形象来说理,其间不但贯穿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而且闪烁着作者睿智的光采。鉴赏这类散文,我们不但应通过共鸣获得情感的满足,更应通过思索提取作者的见解,获得哲理的收益。鲁迅在《文学和出汗》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为“永久不变的人性”了。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这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委实是“岌岌乎殆哉”。
初读这段文字,我们很容易为作者幽默的风格所感染,文中形象化的语言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隐约地感知到作者在“嬉笑”之中蕴藏的鄙夷之情,但是,仅仅这些,还不能算真正的鉴赏,只有挖掘出作者蕴含在形象化语言中的哲理,才能得到文章的精髓。我们冷静地想想,得承认,就汗的化学成分而言,不管什么人都是一样的,气味都是不大好闻的,汗有“香”、“臭”之分,实在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的阶级地位不同,随之而生活条件有异,娇小姐不劳而获,养尊处优,成天涂脂抹粉,所以汗才“香”;穷工人终年劳累,不得温饱,无暇梳洗,因此汗也就“臭”。所以,“香汗”和“臭汗”的问题,实质上是人的阶级性的问题,作家生活在阶级社会之中,其作品也势必染上阶级的色彩,也总得在“香汗”和“臭汗”之间作出选择,因而文学也必然是有阶级性的。我们经过这番理性的分析,从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获取的就不仅是幽默感,而是一个深刻的哲理。梁遇春先生在《途中》写道:
我们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行万里路自然是指走遍名山大川,通都大邑,但是我觉得换一个解释也是可以。一条的路你来往走了几万遍,凑成了万里这个数目,只要你真用了你的眼睛,你就可以算是懂得人生的人了。俗语说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们不幸未得入泮,只好多走些路,来见见世面罢!对于人生有了清澈的观照,世上的荣辱祸福不足以扰乱内心的恬静,我们的心灵因此可以获得永久的自由,可见个个的路都是到自由的路。
“读书”与“行路”的确是一对矛盾,“皓首穷经”往往忘了行路,漫游天下却又没时间读书,但如果不死抠字义,“读书”也就是间接地了解人生,“行路”未尝不是直接体验人生,书又何必非万卷不掩卷?路又何必非万里不止步?如果不动脑筋,读万卷书又有何益?如果不睁开眼看,行万里路也是白搭!你看,经过我们这番理性的分析,我们就不仅停留在对作者漫话絮语式的文风的欣赏,而且从中领略到一种思辩的睿智的美,感受到理性的巨大力量。
当然,对议论性散文的鉴赏也同样要顾及辞章、风格等等,不过,对文章的哲理的求索,应该是占首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