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蕴再造法鉴赏散文示例

意蕴再造,指的是鉴赏时读者对原作的意境和蕴含的再创造。鉴赏某一篇散文,势必受这篇散文本身的意境和思想蕴含的制约,但决不是亦步亦趋,只从原作中被动地接受一些东西,而是带着被原作所唤起的全部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以积极的精神主动发现一些东西,甚至是一些隐藏在作品深处,连作者自己也未曾认识到的东西。
老舍在散文《小麻雀》的末段写道:
我没主意:把它放了吧,它准是死?养着它吧,家里没有笼子。我捧着它,好象世界上一切的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我不知怎样才好。后来我把它捧到卧室里,放在桌子上,看着它,它还是那么地愣了半天,忽然头向左右歪一歪,用它的黑眼睛瞟了我一眼,又不动了。可是现在它的身子长出来一些,头挂得更低,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
这段文字,使你获得了一些什么东西呢?“我”代表着作为强者的人类,“小麻雀”代表着弱小者。“我”下决心拯救“小麻雀”,而且实现了这一愿望,但反而没了主意,这是因“小麻雀”获救使“我”心情激动的结果;拯救了“小麻雀”,“我”的感情也得到升华,“我”不但显得更强有力,而且更纯洁更崇高,拯救弱小者的使命感也更加强烈,“好象世界上一切的生命都在我掌握中似的”。“小麻雀”呢?它们“瞟了我一眼”,它信任“我”了,它欣喜、放心,再也不用为了生存而紧张得“卷做一团”,而是把“身子长出来一些”,因为它终于在人类中寻找到了它真正的朋友!它“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究竟明白了什么呢?作者未明说,而靠我们读者去见仁见智,得出自己的结论,作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便是让我们读者去再思考,再创造:它终于明白了弱小者不依靠别人便没有生路?这结论显然不对,它终于明白了弱小者只要与强者搏斗,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未免拔高,它终于明白了强者中也有同情它的朋友?这恰当一些,但不能说便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只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便会得出新的结论。
无论是意境还是蕴含(作品的思想性),都需要我们在阅读作品时进行一定的再创造。
沈尹默在《三弦》中写道:
谁家破大门里,半院子绿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光。旁边有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我们根据作者的描绘,唤起我们的记忆中有关的表象,便组合成一幅由破大门,绿草、阳光、土墙……构成的画面,耳际也仿佛响起了三弦琴的声音,从而再造出有形、有声、有色的艺术形象。朱自清在《绿》中写道: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醉人的绿”能使舞女临风飘举,可令盲妹明眸善睐,这固然是“绿”的魅力,但作者的赠与对象不是什么太太小姐、才子佳人,而是身处社会底层的舞女和盲妹(歌女),这难道没有流露出作者与天下弱小者分享美的事物的思想感情吗?这正是作者高尚、博爱的情操的体现,作者也许是不经意写来,甚至根本没有这层意思,但我们读者决不可走马观花,忽略过去,而应根据自己的阅历、学识进行再创造。
根据作者提供的再造条件,在阅读作品时,进行意蕴再造,是散文鉴赏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作者之心未必然,而读者之心何必不然”,就散文鉴赏的主观方面而言,的确是一条特殊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