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诗歌运用了通感这一艺术表现手段。在鉴赏此类诗歌时,读者应相应地积极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使欣赏中的感受更为丰富。
例如,臧克家的《春鸟》中的诗句:
歌声,
象煞黑天上的星星,
越听越灿烂。
春鸟的歌声只能是诉诸听觉的,诗人却说它是灿烂的星星,成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了。鉴赏者须将各种心理活动高度集中于此,用心捉摸与玩味,将春鸟的歌声与记忆中的灿烂的星星的形象联系起来,即产生由歌声到星星的联想,从中感受到相通的东西,声声歌唱,如颗颗星星,歌声越唱越响亮,星星越来越灿烂。星星就是歌声,灿烂即是响亮。在读者的心中,听觉和视觉沟通了,大脑中形成了暂时的神经联系,在这音、形、色的美的感受中,鉴赏者的和诗人合上了节奏,在春鸟的歌声中,向往着自由,向往着光明。
美国著名现代诗人弗来契的《远方神庙晚钟》,有这么几句诗句,雾里的钟声
爬出来,轻声地应和着
褪成金黄的
抖颤的暮色
那淡而宽的闪光。诗人通过色彩(金黄的/抖颤的暮色/那淡而宽的闪光),来传达“雾里的钟声”。诗人所表现的整个意象都是运用通感来进行的:“雾里的一钟声”,这是听觉的,“爬出来”,这是视觉的;“轻声地应和着”,又变成听觉的;最后,“褪成……闪光”,又变成视觉的了。鉴赏者从诗人的不断转移中,似乎看见了那金色的暮色,听见了那悠远的钟声,感受到了诗人那种平和而宁静的心绪。
我国古典诗歌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以“闹”字形容花的繁盛,把无声的形象转化成有声有色的场景,读者在反复欣赏时,于视觉的形象中获得了听觉的感受,仿佛听到一朵朵红硕的鲜花,在争鸣,在欢笑……从中领会到春的欢快和美好。李白写雪“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是视觉和嗅觉的沟通交融;白居易《琵琶行》描写弹琵琶的声音“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是视觉和听觉的沟通交融……在鉴赏者,都应把握住感觉转移的特征,以此去体验诗人所表现的诗情画意。
散文中的通感艺术手法,也可参照此法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