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侧面描写分析示例

小说中对人物的侧面描写,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物的叙述描写来实现的,它不仅是对直接描写的一种补充,而且也是塑造人物,增强立体感的一种手段。因此,阅读分析小说中对人物的侧面描写时,注意点不仅应摆在侧面描写的文字主要写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侧面描写的文字,去理解作者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即应着重去分析作者怎样通过侧面描写去丰富正面描写的人物。要达到这个目的,在具体分析时,又要注意把握一些侧重点。
有的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去理解要表现的人物。如果戈理的《彼得堡的故事·罗马》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人们一遇见她,就都呆若木鸡地站住了:帽子上插一朵金花的平民出生的纨袴子弟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之声了,穿豌豆绿雨衣的英国人在他漠然无情的脸上画出一个疑问号;长着范达克式胡子的画家比谁都更长久地老站在一个地方,想到:“这才是狄亚娜、骄傲的朱诺、迷人的美神和画布上能画出的一切女性的最好的模特儿哪!”
这是对阿尔邦诺女子安农齐亚达的侧面描写。分析这段描写,首先应注意:这里重点写了平民出身的纨袴子弟、穿豌豆绿雨衣的英国人以及长着范达克式胡子的画家的各种反映。这些人中,尽管反映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呆若木鸡地站住了”。从这可以引导到作者要达到的真正目的:这些描写都是为了要表达安农齐亚达惊人的美貌。平民出身的纨袴子弟平日行为就不检点,所以对她的美貌会不加掩饰地直接暴露出——“发出惊叹之声”,穿豌豆绿雨衣的英国人表情漠然无情,对什么都不以为然,但此时也被打动了——“脸上画出一个疑问号”;长着范达克式胡子的画家平日对美貌女性的肖像接触多、感受深,但仅停留在绘画艺术中,此时却在现实里遇见了,所以引起了很深的感触——“比谁都更长久地老站在一个地方”想。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段描写从多种角度表现了人们的对安农齐亚达出现的反映,突出了安农齐亚达不同寻常的美貌。
有的侧面描写,则要注意通过分析对其他人物的见闻来理解。如《三国演义》第五回中,写十七镇诸侯在华雄连劈四员大将并又来挑战时一筹莫展,地位低下的马弓手关羽请战。随后,小说写了以下一段:
操叫丽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分析这段描写,首先要看这里是通过众诸侯所见、所闻、所感来写关羽战华雄的。其次,再分析这些描写反映了些什么:“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可见关羽的自信,对骁勇不可一世的华雄有必胜的信心;“出帐提刀,飞身上马”,干脆利落,可见关羽的身手矫健,“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可想见战斗的激烈;而身经百战,在刀光血影中各自闯出了一番事业的十七路乱世诸侯“众皆失色”,又进一步说明这场激烈战斗的罕见,以至这些“乱世英雄”个个心惊胆寒,更反衬出关羽的勇武,“正欲探听”,说明众诸侯慑于华雄连劈四员有名上将之威,深感关羽此去凶多吉少,因而提心吊胆;“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有声有色,通过诸侯眼光,看出关羽得胜归来的雄姿、气概:“其酒尚温”,骁勇非凡,令十七镇诸侯人人胆寒的华雄,便死于关羽刀下,联想出征前关羽说“某去去便来”,更进一步说明关羽的勇武绝伦。再总结起来分析,这一段虽只字未提关羽如何与华雄交锋,只写了众诸侯的见闻感受,但它的着眼点都全部集中在关羽身上,通过侧面描写,关羽的雄姿便跃然纸上了。
有的侧面描写,须通过分析其他人的语言去把握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万不得已时用了“空城记”,司马懿现场观察后决定退兵,次子司马昭不解,主张进城,这时,罗贯中写了下面一段:
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这段话,首先应分析它的中心内容是:解释退兵的原因。原因何在呢?怕中埋伏。而怕中埋伏的心理牵涉到对诸葛亮的认识。由此,需着重分析这段话与表现诸葛亮的关系。一般的读者读到这里难免哑然失笑,觉得司马懿未免小心过分,显得愚蠢。大兵压境,面对一座空城却视为畏途,不仅要退,而且要“速”,甚至自以为是地斥正确者为“汝辈岂知”。但司马懿在三国竞争中作为魏军统帅,军机娴熟,老谋深算,非等闲之辈,他之所以作出跟现实完全不符的机断,一举失去战机,正是“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的结果。所以,这段话也从魏军统帅的角度,突出了诸葛亮平时用兵谨慎,周密,办事稳重,不作冒险之事。但这次偏偏又冒了险,而且对手是极奸诈的军事家,尤其是这次冒险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仅瞒过了司马懿,甚至使内部的官员也迷惑不解。我们又可从这个角度分析出:诸葛亮真是知己知彼,临危不乱,胆略过人。最后综合起来分析这段话:它不仅说明了退兵的原因,也从侧面表现了诸葛亮行兵的谨慎和人所不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