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肖像描写分析示例

小说中人物的肖像描写,不同于机械的照相,也不同于绘画中用线条和色彩的肖像画,它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来达到目的的。它往往通过对人物服饰、体态、容貌、神情等外在特征的具体描绘,展示人物的内在性格。但这种“展示”,并不就是一种明确的倾向,它仅仅是透露出人物性格的某种发端,后来的人物行动一旦展现出来,就可以在所描绘的肖像给人的印象上找到相联之点。因此,在阅读分析小说中人物的肖像描写时,要注意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肖像的,抓住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然后综合起来,并结合人物以后的行动,全面理解人物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生活处境,心理状态等,由此把握人物形象。
司汤达在《红与黑》第四章中,给于连画的肖像是这样的。
他的两腮红红的,两目低垂着。他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表面
看来,文弱,清秀,面貌同寻常。他的鼻子好象鹰嘴,两眼又大又
黑。在宁静的时候,眼中射出火一般的光辉,又好象熟思和探寻的
样子。但是在一转瞬间,他的眼睛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的表情。
他的头发是深栗色的,垂得很低,只看得见一点儿额头,在他生气
的时候,更显得他有的是坏性情。人类的面貌,变化无穷,也许他
的有点突出,有点不同凡响,有使人感动注意的特征。他的身体
很弱而端正,看起来他不是强壮有力的人,而是柔和的人。在他的
幼年时代,他的面容,时时都浸在沉思里面,灰白而无人色。……
分析这段肖像描写,首先要注意这段描写都集中在于连的容貌神情和体态上。因此,分析的重点应该摆在对于连容貌、神情和体态的主要特征上,并由这些特征,再结合于连以后的行动,综合起来理解人物的内在性格。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于连身体很弱,并不强壮有力,脸色灰白而无人色,这正是他处境的恶劣,“全家怨恨嫌厌”的结果;而他面貌清秀,给人柔和的感觉,正是他能获得女人垂青的基础,市长夫人和他之间的暧昧关系,侯爵女儿对他的爱情的发生也就不是无缘无故的了,他的面容,“时时都浸在沉思里面”,眼睛呈现出“熟思和探寻”,这正说明他有头脑,不安心现状,致使他能清楚地看到当时社会的污浊,并能按照他的认识去总结经验不断向上爬;他流露出的“可怕的仇恨”的表情,正是他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而产生的那种积蓄已久的反抗意志的表现;他生气时,显出“有的是坏性情”,这也可想象到他有时会抑制不住自己,以致后来产生报复杀人事件,并由此走上了断头台。综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于连的肖像及下层青年人具有独特的性格,与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尔虞我诈、争名夺利、腐化享乐、投机取巧的社会风气中,产生出来的于连这个极端个人主义野心家的以后的行动完全有机联系起来。小说很注意对人物眼睛的描绘,鲁迅曾经说:“忘记是谁说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将人隐藏在内心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很好地表现出来。因此,阅读小说中,遇到侧重写眼睛的肖像描写,要注意分析人物眼光、眼神的特征,由此分析人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眼光、眼神,从而把握人物形象。如乔万尼奥里的《斯巴达克思》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金黄色的长发和浓密的胡子衬托着他那英俊威武、五官端正的脸。一对炯炯有光的眼睛,充满了人生经验、情感和火焰。当他很安静的时候,那对眼睛使他的脸流露出一种悲哀的善良表情。但是一到战斗的时候,斯巴达克思就完全变了样:在斗技场的角斗场上,这位角斗士就会带着一副由于愤怒而扭歪了的脸进行搏斗;他的眼光好象闪电,他的那副样子就显得非常可怕了。
分析这段斯巴达克思的肖像描写,主要应抓住关于眼睛的不同特征的描写。第一次写到的眼睛,主要之点是“炯炯有光”,“充满了人生经验、情感和火焰”。斯巴达克思之所以出现这种眼光,分析起来,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个有过艰难经历、思想成熟的人,是一个富有热情,精力旺盛的人,也是一个富于同情心,感情丰富的人。第二次写到的眼睛,是特指在他“安静”的时候的神情。“善良”,原因在于他的正直,这是劳动者的本色;“悲哀”,跟他强有力的身形、体魄似不协调,但这与他作为奴隶的那种受压迫的地位以及他艰辛的经历、内心的苦痛有关。第三次关于眼睛的描写是特指他在进行角斗时的眼光。“好象闪电”,这是因为他的强悍,勇猛以及决斗中的坚定、无畏的情绪。综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这段肖像描写,尽管其他没有写到什么,只着重写了眼睛,但我们对斯巴达克思这个古罗马奴隶角斗士的形象已经鲜明地感受到,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善良正直的为人,他内心难以言传的痛苦,他英勇无畏的身影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些,正与他后来领导奴隶大起义的种种行动相吻合。我国小说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常使用“白描”手法,这种手法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在字面上往往找不出直接反映人物内在性格的话。遇到这种情况,更要注意抓住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结合人物的经历,去分析人物的内在性格,如鲁迅在《故乡》中写到的杨二嫂的形象是这样的: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脾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分析这样的肖像描写,首先找出:这段描写着重摆在面部和体态上。再抓着这两部分的特征,结合杨二嫂的经历分析:面部的特征只用了六个字加以概括:“凸颧骨、薄嘴唇”,而过去的杨二嫂擦着“白粉”,颧骨“没这么高”,人称“豆腐西施”,可见其生活还顺利,人也长得好,现在颧骨是“凸”,可见其终日“辛苦恣睢”,已年老色衰;体态是“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副体态,出自一个封建社会的妇女,而且站在“贵”和“阔”了的一个长久未见面的男子面前,公然毫无一点那个社会的忌讳,可见其放肆,泼辣,同时,也反映出她在那个社会里为生活奔波得麻木,顾不得体面了。结合这个人物面部和体态的描写,再看到出场前后的话语,可以分析出,这是一个尖刻、刁钻、泼辣、放肆的小市民形象,这个当年的“豆腐西施”,现在却只剩下了一副可笑而可悲的形骸,她在物质上处处不择手段地揩别人的油,而在精神上乃至肉体上却处处被人不择手段地榨尽了油。
小说中,对一个人物的肖像描写,有时不只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需抓住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主要肖像特征,联系起来分析其性格展示的历史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借此分析它与作品中心的关系。这是因为一个人肖像的变化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相联系,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如鲁迅的<故乡>中,对闰士的外貌描写就不只一次。当“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当“我”三十年后回到故乡,见到中年闰土时: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
分析第一次见面时的肖像,应主要抓住人物的脸部和装饰来分析。“紫色的圆脸”、“小毡帽”、“明晃晃的银项圈”,可以看出少年闻土活泼可爱,天真纯朴的身影。而三十年后见到的闰土,作者同样写到脸、装饰,但给人的感觉已截然不同,脸色是“灰黄”,戴的是“破毡帽”,再加上闰土脸上“很深的皱纹”,眼睛是“周围肿得通红”,手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这里,中年闰土给我们的印象是:形容枯槁,苦闷呆滞,再也见不到当初的身影了。少年和中年两相对比,可见变化之大。由此,我们可进一步分析形成闰土肖像变化的原因,可以理解到:这是由于“兵、匪、官、绅”,由于“饥荒,苛税”。再进一步思索,我们就会得出结论,闰土的肖像变化,正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农村经济破产,广大农民已经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同时,我们也会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摧残闰土的黑暗社会无比痛恨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