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出的读书治学方法论。是中国古代阅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阅读学理论的奠基人。他发展了孔子的阅读治学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读书学习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与孔子、墨子、荀子等人的阅读理论一起,不仅为中国读书人提供了有效的阅读指导,而且奠定了中国阅读学的雄厚而坚实的基础。孟子读书法对我们今天读书治学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其要点如下:
一,自求自得。孟子认为读书学习须靠自己去求索、精研,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斋求之,有余师。”(《孟子·告子上》)他还进一步发挥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就是说,名师的方法,也应该是启发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其“自求自得”,即依靠自己的求知欲,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获得。
二、专心有恒。孟子反对三心二意的学习态度,认为是否专心致志对读书学习关系极大。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他举奕秋教人学棋为例,强调“不专心致志,则不得”(《孟子·告子上》)的道理,指出一个人学习不能得到满意效果,往往并非其“智弗若”(不聪明),而是不能专心的结果。孟子还指出,专心还必须有恒。他举掘井作譬喻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即没有坚持的功夫,治学也是空话。
三、盈科后进。既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尽心上》)又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意思是:“流水不逐渐积满水坎,决不会再向前流行”,“有源的泉水日夜不停地流着,积满水坎后又继续流去,一直达于四海。”孟子以水喻学,指出在求学的道路上只要注意逐渐积累,循序渐进,一定能获得学业的成功。
四、重思存疑。重思是孟子阅读论的特点。他认为唯有依靠“心之官”的思维才能认识客观事物,有闻见而不思,等于无闻见。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这实际上是要求不能只把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而必须通过思维得到事物的真实内涵(本质)。由于重视思维在阅读中的作用,也基于他自己的读书实践,孟子还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上》)。这种批判性阅读的原则和方法,至今有其价值。
五,以意逆志。这是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对这种方法,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清人的解释。如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一文中认为:“以意逆志”就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即就作品论作品,以作品实际去分析推求作者思想。另一种是汉以来多数人的解释。认为“以意逆志”中的“意”是指读者的“意”(思想、知识、经验等)。如赵岐《孟子注疏》解为“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朱熹《四书集注》解为“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朱自清《诗言志辨》解为“以己意己志推作者之志”。以上两种理解似都可通。但对这种方法也还有别一种理解。(参见“以意逆志”条)
六、知人论世。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认为,要正确理解作品,还必须知人论世。他强调“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因为作品和作者本人的生活、思想及所产生的时代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要真正读懂作品,必须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七、详说返约。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这里的“详说”,是指对读物要精细研究,详明阐释的意思,即后世所谓“把书读厚”,这里的“说约”,指对读物内容的简明概括。孟子同孔子一样主张“博学”,但更指明了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就是,阅读治学必须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换句话说,就是先深入细致钻研,再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得出一个明确的概念。
孟子阅读治学的基本思想是:1、“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孟子·尽心上》)就是说,读书求学有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方法,应该根据规律,确定正确的方法来读书。2、著行察习。即读书学习的人应该明白自己学习过程的本身。孟子认为这样才可以“知其道”,即掌握住学习规律,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使之合乎规律。他说,如果“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那就会成为很平庸的读书人。这两条对于今天的读书学习,也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