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读法之一。中学语文课本,根据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取文质皆美的典范文章为课文。学习中学语文,对于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现行中学语文统编教材,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分编为初中六册,高中六册。课文基本篇目共一百九十篇,其中初中一百一十篇,高中八十篇。阅读各册课本,应注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采用科学的读书方法,结合语文学习训练,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本词典所介绍的许多阅读方法,都适用于语文课本阅读,可根据阅读实际灵活选用,这里只针对中学语文课本的性质和特点,提供一些读法建议:
一、了解教材,把握重点。中学语文课本,一般由课文、注释、思考与练习、基础知识短文四个因素构成,以课文为主体。各册课文按文体分编为若干个单元,读写知识短文按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的顺序,分别安排在初中各册的有关单元之后;语法知识短文也安排在初中各册课本中;修辞知识结合合练习介绍;逻辑知识短文安排在高中课本中;文学知识部分主要通过课文注释进行简要介绍,初中简介各种文学体裁,高中简介我国文学史常识;古汉语语法知识则通通过注释、练习、短文进行常识性介绍。
初中阶段,应在小学语文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识字量和词汇量,能阅读一般政治、科技和文艺读物,正确领会词句含义,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熟读背诵现代文和文言文的一些篇或段。初中一年级重点阅读记叙文,初中二年级重点阅读说明文,初中三年级重点阅读议论文。
高中阶段,应在初中语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中一年级重点阅读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和说明文,高中二年级重点阅读比较复杂的议论文和文学作品,高中三年级则要求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政治、科技和文艺读物,具有一定质疑、释疑和评析鉴赏的能力。
二、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语文学习有很大的综合性、整体性,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相比,学习自标容易模糊,这是许多人读了不少书但语文学习能力仍然不强的重要原因。阅读中学语文课本,除增进思想道德修养,陶冶情操、获得知识外,主要的是训练读写听说能力,这是总体目标,阅读中必须明确这一点。此外,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的发展,中学各册课本各有重点,各有读写听说训练的手段国标,而且,各篇课本也有具体的读写听说训练要求。明确了中学语文课本整套书,各本书,各篇课文的训练目标,阅读学习中就不会受制于课本,而使课本为自己学习语文课的根本目的服务,学得生动活泼,效率高。
了解教材,把握重点,明确目标后,应在教师指导下制订适合自己阅读学习的计划,一方面便于掌握阅读学习进度,提高阅读的主动积极性,便于掌握课文重点、难点,增加有效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便于回顾检查,增加知识学习和读写听说训练的系统性、完整性。
三、熟读与精读。阅读中学语文课本,应以读懂课文为中心。首先要求熟读,要根文体特点,采用各种有效的读书方法,熟悉课文,要特别注意积累性阅读蓄词、蓄句、蓄篇,完美的篇章,要能整体背诵。课本中的基本篇目,都要精读。精读课文以掌握课文内容为核心,是一个由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在如此循环反复中逐步深化理解的过程。精读课文有以下三个阶段:1、认读。通过参看注释、查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2、理解。正确理解词语在课文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确切意义,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弄清句意、段意,抓住课文要点,分析中心思想,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同时,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修辞技巧,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3、鉴赏。鉴赏是理解的深化。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写作风格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欣赏,品评其得失,体味其情感。特别是高中学生,要提高鉴赏能力,能批判继承文学遗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鉴赏水平的高低,常决定着阅读的成败。
此外。有条件的,可以先预读全套教材,把握语文知识总体结构,在教师指导下画语文知识结构图,再分步阅读学习;也可以采用单元阅读法,单元中以一篇为主,其余各篇作比较阅读;还可以采用单篇阅读方法,一篇一篇学透,熟读成诵。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
四、扩读与参读。
扩读,这里指节选课文的扩展阅读。有的课文只是从某篇文章或某本书中节选下来的一部分,如《什么是知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白毛女》(选场)等。要真正读懂这些课文,最好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前先读或学习后补读一下原文(或原书),对整体内容和主题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加深对节选部分的理解。
参读,这里指结合课文学习,参阅一些有关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学活,使之真正成为范文。
五、师承与自学。
语文的工具性、技能性很强,只懂得一些语文知识是不起作用的,因此,一方面要认真接受教师的指教,一方面要围绕读写听说训练这个总体目标,积极主动地自学、自练。要重视预习、复习,要坚持用笔读法助读,要充分利用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这样,才学得活,不会受制于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