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通过分析段落(主要指自然段)内部结构形式来理解把握段落意义、作用的一种阅读方法。
对于整篇文章来说,段落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就段落本身的内部结构来说,段落又是相对独立完整的。段落是由层次,即由几个意思相对独立而又从不同侧面集中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段意)的句子或语段(也叫“句群”或“句组”)构成的。因此,阅读段落,应从剖析段落内部的表达层次入手。划分段落内部的层次,首先应统观全段文字,弄清这段话集中表达的意思,然后再一句句地逐步分析,弄清段落内部的层次关系。如果一个句子已经表达了该段段意的一个侧面,且意思上与别的句子相对独立,那么,这一个句子就是这个段的一个层次。反之,如果这个句子没有表达出一个侧面的意思,即或能表达出一个方面的意思,而这个意思与相邻近的句子的意思紧密相连,不能分割,那么,层次划分就要继续进行下去,直到这一个句子能与别的一句或几句意义紧密相连的句子组成一个有完整的意思而又相对独立的语段为止。这样一层层地继续分析下去,就能将一个段落清楚而准确地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当然,也应注意,层次的划分不能过于琐碎,以免割裂段落思路和段落内部的结构方式。这是划分段落层次的一般方法,划分层次的具体方法可参见“语段阅读法”条。
在明确段落内部的层次关系以后,还要归纳段落所表达的中心意思,从而进一步理解把握整个段落。归纳段意的一般方法有:
一、中心句法。
有中心句的段落,归纳段意时,可以直接引用中心句。
二、透过段落文字的表面意思,抓住所表达的思想实质。例如: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文把高,象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茅盾《白杨礼赞》)这段话从表面看,是从干、枝、叶、皮色等方面来描写白杨树,但从文中一再强调白杨树的笔直、向上,联系全文深入分析,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要用白杨树的这一特点,来象征我国农民和中华民族那种正直的品质和力争上游的精神。只有抓住了这一象征意义,才能归纳概括出这个段落的深刻含义。
三、根据文体的不同特点来归纳概括。
1.对于记叙人物、事物、事件的段落,可先简要概括出所写的具体内容,然后再揭示其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对于介绍时代背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的段落,应从它写了什么或起了什么作用等方面来概括。对于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段落,应归纳概括出它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对于议论文段落的段意,一般可以引用原文中的论点来表达,或根据所论述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3.说明文的段意可以用所说明的项国内容来表述。
段落是作者思想活动中的一个步骤,清晰地反映出文章的内部结构。若干个意思集中,彼此相对独立而又有内在联系的段落连缀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段落阅读,还要注意上下段之间的联系,段落与全篇文章的关系,明确段落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深刻理解段落和全篇文章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