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经为权

清焦循的哲学命题。“经”与“权”是标志常规性(常理)与变动性(权变)的一对哲学范畴。焦循作《说权》,将“权”从理欲角度上升为政治原理。认为:“法不能无弊,有权则法无弊。权也者,变而通之之谓也。”(《说权》一)不同意“反经不能合道”论,指出:“说者疑于经不可反。夫经者,法也。法久不变则弊生,故反其法以通之。不变则不善,故反而后有善;不变则道不顺,故反而后至于大顺。”(《说权》三)变是新陈代谢,变的形式是正反相互转化,如反寒为暑,反暑为寒,一寒一暑,是日月的顺行;若恒寒恒暑,便是不常的征兆。“故变而不失常,权而后经正。”(同上)所谓“权而后经正”,就是“礼减而不进则消,乐盈而不反则放,礼有极而乐有反,此反经所以为权”(同上)。“权反经以合道,此一阴一阳之所以神。权在阴阳迭用之中。”(《说权》八)这样,“权”已不是权宜之计,而成为必然规律。所以“春秋寒暑,迭相为经,权在其中矣”(《说权》五)。只有反经而权,才不会不善而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