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析句法

指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结构的一种阅读方法。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跟现代白话文基本一致,但有自己的一些特殊形式,如果不了解这些形式,往往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运用文言析句法阅读古文,首先应了解古今句子结构存在哪些差异。古今句法的明显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古今词序的不同。在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在那个支配它的动词或介词之后,而在文言文中常有前置的情况,定语一般在被修饰的中心语前面,而在文言文中却有后置的情况,介词结构作状语通常都在中心语的前面,而在文言文中却往往后置。如: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僖公十四年》)
“焉”是疑问代词作动词“傅”的宾语。
(2)人马冻死者相望。
(《李恕雪夜入蔡州》)
“冻死者”是“人马”的定语。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帝》》
“于泰山”、“于鸿毛”是介词结构是修辞“重”、“轻”的状语。对于这类语序的句子,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序进行调整。
第二方面,句子成分的省略。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都有,但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特别突出。在文言文中,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介词所介的宾语的省略都是常见的。阅读时,只有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才好理解。书面翻译时,应把补充的部分用括号注明。如“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战国策·秦策一》),联系上下文可知句中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即卫鞅),“孝公以为相”,应为“孝公以之为相”,全句翻译为:卫鞅跑出魏国来到秦国,孝公用(他)作相。
第三方面,固定句式。古文中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固定句式,凡是结构相同的,在表达上所起的作用也基本相同。而这种句式的结构形式,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存在,如:“奈之何”、“何以……为”、“不亦……乎”、“无乃……乎”、“以……为…”等。对于这类句式,应从整体上理解,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说法来替换它。如“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四》),“得无……乎”是一种固定句式,可以译为“不会……吧”这种形式,全句则为:“每天吃喝该不会减少吧?”
以上三个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又有许多不同的句子格式,要学会分析各种类型的句子。除了要了解古今汉语的以上差异外,还得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各种有代表性的语例,从中寻找古汉语句式的规律。在具体阅读时,注意运用这些的知识去分析语言现象,坚持运用文言文析句法,自然能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