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言读物时识别和认读通假字的方法。“通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用字现象,即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所谓辨读通假字,也就是识通假:在遇到通假字的时候知道它是通假字,并且知道它通哪一个字,本字的意义是什么,有时候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两个字能够互相通用。
辨读通假字一般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从意义上发现疑难,加以判断。
清代学者王筠说:“凡与本义不符者,皆假借也。”这里的“假借”即指通假。我们在阅读文言读物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一两个字,按其通常的用义不能疏通句子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在这里是否存在着通假现象,这一两个字是否是通假字。比如以下几例中的“归”字:
①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天》)
“归”的本义是女子出嫁,这句话中的“归”字,正是用的本义。
②避共锐气,击惰其归。(《孙子兵法·军争》)
③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归项王。(《汉书·陈平传》)
“归”字的常用义是回、归还。例②中的“归”作返回解。例③中的“归”作归还解。这两句话只要分别按照常用义来解释,就可解通原句的意思。可是在下面一句话里。
④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如果按照“归”的常用义(“归还”)的意思去解释,那就错了。因为小猪(指熟食)不是孔子原有的东西,而是因为阳货想让孔子去拜会他,孔子不去,他才赠送孔子一个(蒸熟了的)小猪,目的是想让孔子去他家道谢。如果这里的“归”字作“归还”讲,就正好把意思颠倒了。如果果按它的本义“女子出嫁”去解释,显然就更加不通了。因此,在这种疑难的情况下,就应考虑这里是否有通假现象,“归”字是不是另外什么字的借字。实际上,这里的“归”字,是“馈(餽)”的借字、即本该用“馈”,却用“归”代替了它。“馈”是赠送的意思,“归孔子豚”,就是“把小猪送给孔子”,这样理解完全符合原句的文意,即所谓文从字顺了。
第二步是从语音上查找古韵根据,加以论断。
从利用汉字形义结合以探求字的本义来帮助我们阅读古书(文言读物)而又得不到解决的时候,我们就要打破形体上的束缚,“以声求义”,用以找出它的本字。清代著名学者王念孙说:“训诂之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之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籁为病矣。”意思是说解释文意时不能用通假字的字义去牵强附会,而要因声找出本字,再按本字的意义去解释才行。
以声音为线索弄清假借关系,找出它的本字,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学知识,要了解几个不同的字之所以能够互相通用,即用一个代替另一个使用,其决定性的条件就是音同音近的原则。因为它们的意义虽然毫不相干,但其语音是有机联系的,文字只不过是记录语音的符号而巳,这就可以构成通假。所以,我们必须查找出古韵上音同或音近而意义上又看不出有什么关系的字来,从而才能加以论断。比如:“归”字上古属“微”部,同部的字中还有“餽”、“馈”、“遗”等字。根据语音联系和原句上下文语言环境的意思,便可估计“归”是“餽”(或“遗”或“馈”)的通假字。
第三步是从文献上求得例证,加以确断。
通假必须根据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但不能反过来说,凡是具有音同或音近的字就可以通假。因为在语言里同音的字是不少的,近音的字就更多了,所以我们不能随意说某字是某字的通假字。说某字是某字的通假字,除了音同或音近而外,还要在古代文献里找出语言的事实作为证明。比如:
在古书中某字通假为某字,开始时可能是出于偶然,但是一经沿用之后,也就有先例可以依循;另外,在古代文献中多异文,二书同叙一事,往往互易文字,这种情况常常是我们辨识通假字的宝贵资料。如在<论语·阳货>:“归孔子豚。”这句话中用的是“归”字,而在郑玄注本里,却把“归”写作“馈”。有了后者的旁证,通常就可以确断“归”是“馈”的通假字无疑了。
此外,如果能找到《古汉语常用通假字表》之类的工具书,直接查对就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