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校读法

文言阅读法之一。比较各种版本,勘求文字的异同,订正其中的错误叫做校勘。古书校读法就是把校勘学的部分方法运用于文言文的阅读的一种阅读方法。运用古书校读法,可以通过互文、异文等材料的分析,求得一书(包括篇章、句段、字词)的正确理解。究其字句得文义,是运用校读法的主要目的。
校读法按阅读时用于比较的阅读材料的来源分为本校法和旁校法两类。
一、本校法。指以同一作者、同一作品的材料为参考,勘求所考释文字材料异同、正误、推寻文意的方法。运用此法,应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从分析文中字、词、句式、修辞入手。如:《韩非子》中有这样两段材料: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人之父(《说难》)
郑人有一子将宦,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巷人亦云。不时筑,而人果窃之。以其子为智,以邻人告者为盗。(《说林下》)
两相比较,前一段中的“智其子”意义等同后一段的“以其子为智”,可知前一段中心词“智”是意动用法,“智其子”即“以其子为智。”
又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思尽波涛,悲满潭壑。”此间“思”是什么意思呢?此间是对偶句,“思”、“悲”对举,句中所处地位相同,意义上当有联系。另外,作者在《拟行路难》写道:“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也是“悲”、“思”对举,在句中所处地位也相同,都是强调悲伤、愁苦之意(如把“减思”理解为“减轻思念”,就违背了作者的原意了)。因此,运用本校法,我们便可知道,“思尽波涛”之“思”,即“悲满潭壑”之“悲”,“思”就是“悲”,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不要被“思”的常用义(思念)所迷惑。
二、旁校法。指参照群书相关相类篇章,勘求得所考释文字材料异同、正误,推寻文意的方法。运用此法阅读,思路应开阔,不要囿于一篇文章,一个版本。为了解决文中一个疑点,应多角度的联想,将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参照阅读。用于参照的材料越典型,得的结论越有价值。如《史记·陈涉世家》中“士亦不敢贯弓而报怨”的“贯”字难解,而这句话在《汉书·陈胜传》中作“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书相校,可知“贯”是“弯”的通假字。又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蔡女为桓公妻。桓公与之乘舟。夫人荡舟。桓公大惧,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复召之。因更嫁之。”未句省略了主语,主语是不是“桓公”,很难确定。查《左传·僖公三年》作“蔡人嫁之”,可知“嫁”的主语是“蔡人”而不是“桓公”。
古书校读法不仅是一种寻求字义、句意、文意的有效方法,而且还是一种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古代汉语有关知识(成分省略、语序倒置、词类活用等)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在以理解为目的的学习中有运用价值,且在研究性的阅读中被经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