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朗诵诗歌的方法。诗歌和朗诵的关系是密切的。《诗大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对朗诵的必要、朗诵的意义、朗诵的因素、朗诵的过程,都有很好的分析。朗诵按其性质,可分为诵读、指导诵读、示范朗诵。表演朗诵等。下面主要谈表演朗诵,其他可依此类推。
诗的朗诵,必须对朗诵的客体(诗篇)、朗诵的主体(朗诵者)两个方面都有较透彻的认识和掌握。先就客体方面说。
一、语调先要决定朗读整个作品的基调,是慷慨陈辞,是委婉倾诉,是沉痛独白,是娓娓谈心,是号召呼吁,是剖心明志……再研究每个章节的基调,进而研究每个诗行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从而使朗诵荡气回肠,意气勃郁,声情跌宕。这就需要进入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感情,特别是理解其内容结构上的跳跃性,语言表达上的含蓄性在朗诵中如何表达。郭沫若说:“构成节奏总离不了两个很重要的关系,一个是时间的关系,一个是力的关系。”例如读郭小川的《青纱帐——甘蔗林》,第一节总领全诗,要把握住诗人的深厚的眷恋之情,语调宜舒缓、深情。第二、三节回忆过去的战斗生活,亲切的回忆中有骄傲之情,语调较前悠扬,高昂,但仍要柔和,亲切。第四、五、六节从联想、憧憬到现实,是诗的又一次飞跃,语调要悠扬、舒缓、优美、和谐,体现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第七至十一节抚今追昔,语调要明朗,欢悦,高亢,悠扬。最后一节总结全诗,语调要亲切中寓自豪,轻柔中寓雄浑,戛然而止,引人情思无穷。
二、语感要读出诗的感情色采。《诗大序》就曾区分了“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等不同的感情。例如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开头几句:“千古江山”读得浑厚,缓慢,表现对古老辽阔的河山的热爱;“英雄”二字高扬,表现渴慕心情:“无觅孙仲谋处”转低沉,表现惆怅的心情:“舞榭歌台”高而舒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由高而低,“打”字拖音,“风吹去”轻而慢,显现出对风流繁华消逝尽净的惋惜。
三、语气哪儿是叙述介绍,哪儿是逻辑重音,哪儿该停腔换气,哪儿要脉络流转,语气是平静,是沉郁,是悲凉,是感伤,都要认真考虑。为了便于掌握,可以在原文上加一些符号。如:“△是表示全句须由低而高的,V是表示全句须由高而低的,·是表示句中某一字或某几字须重读的,这都是高低方面的符号。V是表示句的上半句读音须强的,A是表示句的下半句读音须强的,◇是表示句的中央部分读音须强的,这是强弱方面的符号。一表示须急,——表示须缓,这是缓急方面的符号。声音的差异,不外高低、缓急、强弱三种。此三种符号以外,还有一个~~~~~~,是表示读到这里须摇曳的。”(夏丐尊、叶绍钧:《文心》 )
四、语韵诗的语言精炼,和谐,音乐性强,要读出韵味和音乐美。旧体诗词讲究平仄对仗,韵律严整,读起来抑扬起伏,铿锵悦耳,回荡动听。新诗没有平仄要求,但是也讲究语势的抑扬,上下句借抑扬来联系。剖脚在朗读时不宜用重音突出,如果把所有的韵脚都加重,就会冲淡了逻辑重音,影响语义的表达,可以用稍拖长字音的方法表现韵脚。
下面从朗诵的主体方面说。
一、选择,首先必须正确选择所读的作品和对这作品进行朗诵的方式。还可以根据朗诵者本身的主观条件和当时的客观条件(节日活动的需要、群众情绪的需要、工作任务的需要等)来考虑。还要考虑作品是否易于被听众接受,因为朗诵是诉诸听觉,太艰深晦涩,稍纵即逝,听众难于把握。
二、态度,要注意含蓄凝炼,切忌声嘶力竭的大喊大叫。要纯朴自然,表情、动作都不能花俏,喧宾夺主,冲淡效果。朗诵者的眼睛要传神,一是要看到作品中所描述的具体境界,在眼光中表现出欣喜,激动,愤慨……二是要看到观众,产生摄引力,引起共鸣。语调的变化要灵活适度,要留有余地。
三、配合,朗诵,有时配合音乐:有时配合音响效果,如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配以海浪击拍,林涛回响,山谷传声等;有时配合伴诵,如朗诵艾青《煤的对话》,就可以由人设问,最后在“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时,由一人发展到多人,形成一种山呼海啸的磅礴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