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法

文学作品阅读法之一。散文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含义不尽相同,在古代,散文指韵文、骈文以外的一切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后来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又泛指包括小说在内的所有叙事抒情类散体文字。发展到现代,散文则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样式,指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以叙事、记人、咏物、写景,抒情为主的文艺性记叙。文。这里所谓散文阅读法,就是指根据这种散文的体裁体点提出的阅读方法。
散文取材广泛多样,行文活泼自由,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无一不可,而又常常摘取生活中一个片断甚至点滴事件,或者自然界中一个小小的物件,来寄托作者的情思,表达他的思想愿望,令人读来意味深长。根据这些特点,散文阅读法的基本要领是:
一、抓住文眼,理清线索。这是阅读散文必须首先做到的一步。散文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形散神聚。所谓“形散”,就是前面所说的“行文活泼自由”。或写景状物,或记人叙事,或议论抒情,皆如行云流水,运笔入成风;或谈天说地,或论古道今,或取譬明理,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阅读中如果不一开始就抓住文眼,理清行文的线索和作者的思路,就会产生云里雾里,文意不可捉摸的感觉。著名散文作家秦牧说:“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想把一切材料统一起来,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为整齐的串珠。”(秦牧《线·珍珠·巧手——谈散文创作技巧》)一篇散文必定有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所谓“神聚”。“形散”,提出了抓文眼、理线索的必要性;“神聚”,则提出了抓文眼、理线索的可能性。只要真正抓住了文眼,理清了线索,就为进一步理解散文的“形”,读懂散文的“神”奠定了基础。
文眼是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词句,它不但是文章的窗口,往往也是文章结构的枢纽。它或者写于文题,或者缀于篇首,或者嵌于篇中,或者列于篇末,或者文题照应、前后照应,通常是一些说明性、议论性、抒情性、或象征性的文句。阅读时只要细心揣摩,一般不难发现。只是抓文眼必须从全篇整体理解入手,又必须落实到理解全篇上,如果单纯地寻章摘句,抓住一言半语不加分析,不看它对全篇是否真正具有“点睛”作用,就认定它是文眼,则不但片面,而且无助于进一步阅读。全文。
线索,指文章脉胳。它将文章各个局部贯穿起来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统一的整体。用以作为线索的,通常有物件、事件、情感变化等,阅读时要注意分辨。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弄清它的层次结构和作者思路。则是理清散文线索的基本方法。
二、体会情意,展现意境。凡是优秀的散文,都情真意挚,意境优美。在基本了解了文章内容,把握了它的主题之后,还应该反复诵读、品味,体会它的情意,展现它的意境。在此过程中,要明白任何一篇散文都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者所描写所记叙的事物,一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态度。这两方面有机地艺术地统一于文章之中,构成了散文具有无穷魅力的意境。因而必须注意领会客观材料与作者主观感受之间的统一关系,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思想感情。借景抒情的,要看它借了什么景,抒了何样情,表达了何种意,以及怎样借景抒情达意;托物言志的也要用一样的阅读思路,看它托的什么物,抒的什么情,表达了什么意,以及怎样托物抒情达意。所谓展现意境,就是要在头脑中根据文中提示,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并且品出其中的“味”来。要传达出作品中撩人心魄的情趣。情中景,景中情,象外象,味外味,都是展现散文意境所必须体验到并给予理性评价的。
阅读散文如果不是一种随便翻翻式的消遣性阅读,如果是学习或研究性的阅读,则通常与其他文学作品研读法一样,要经历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三个阶段,既弄清作品主题、社会意义,又获得美的享受。
三、分析语言,探讨写法。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亦然。阅读散文,要从感受和理解语言入手;读懂了内容之后,又可回过头来分析语言如何贴切地表达了内容,创造了意境和本身的美。散文语言具有流畅性、生动性和抒情性,往往还具有很强的哲理性,这些都应该品味和分析。要看它怎样遣辞造句,怎样运用修辞功夫来表情达意,要看它具有何样的风格特征和打动人心的力量。分析语言,不是要它一定华丽,而是看它如何切合情意。除了直接分析它本身,还可用近似风格的作品和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例如秦牧散文与杨朔散文语言风格的比较,朱自清散文与冰心散文的语言风格比较等。
至于探究散文写法,要从研究作者思路或构思入手,看他如何立意,如何选择,如何谋篇、如何布局,如何开端,如何开展,如何收结:要研究作者如何开展联想和想象,如何开合结合、疏密结合,如何完成和发展主题的。要做到对这些内容和方法的真切理解,最好仿写一两篇类似散文,或做做读书笔记,或写写评论文章。带着写文章的目的去读,历来证明效果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