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阅读法

诗歌阅读法之一。指根据山水诗的特点提出的阅读方法。
山水诗特指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品种。其特点是以山川风景为描写对象,在描写中,融入诗人自身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说,山水诗所描写的,是诗人用自己的体验所创造的第二自然。
阅读山水诗,首先应该进入诗人所描绘的自然环境,而且充分注意到这种环境反映的时代氛围,思想上形成诗篇所描写的感性图画,融入这个诗的艺术境界。例如同是描写西湖的诗,白居易着眼的是“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的农事劳动,王安石着眼的是“林峦腊雪千家水,城郭春风二月花”的升平气象,苏轼着眼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宏观变化,徐俯着眼的是“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的特写镜头。读者必须和诗人一道,共同去认识,去感受,去体味。
阅读山水诗,要注意诗人笔下对于自然的再创造。茅盾说:“人类的高贵的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风景谈》)任何山水的描绘,都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意识,审美趣味,欣赏习惯,态度感情。就是同一诗人写同一风景点,也或因自然景观的变化,或因前后风格的演变,或者因遭际环境的各异,而形成对自然景观的不同描写。例如李白的诗,就有“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的清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豪迈,“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飘逸,“飞湍瀑流争喧鹰,咏崖转石万壑雷”的奇险,“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岩㟼”的闷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各不相同。我们不仅要知道诗人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写。
阅读山水诗,要注意作一些比较分析。不仅如上所述,有的可以将写同一风景的诗作类比,有的可以将同一诗人前后写的诗作类比,还可以将内容和表现手法相同的诗作类比,将某一诗句作探源寻流的类比,这样,我们就知道诗人捕捉自然美的程度如何,表现自然美的技巧如何。例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上句脱胎于《楚辞·湘夫人》的“娴娴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但杜甫却创造了一种新的意境,不愧卓然大家。
阅读山水诗,要注意到古人写诗,往往或凭吊古迹,或借景抒怀,或感时兴叹,这些诗,每每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都有差别,一定要注意鉴别,特别是那种引导脱离现实,愤世嫉俗,孤芳自赏,低沉抑郁而又有一定艺术技巧的诗容易产生消极效果,更要注意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