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于无字处探寻作者的思想的阅读方法。阅读学习中,作者的思想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示,还可以潜隐在文章的形式和内容之中。对于潜隐的思想不能只借助对文字表面的,直接的简单的理解,还应从分析文章的形式,内容的特点入手,在“空白”处(即“无文字处”)求取。
书中的“空白”有多种形式:欲言又止是空白;置疑不答是空白;比譬、象征是空白;反语、借代是空白;分段换行是空白;提这个人、不提那个人,说这件事、不说那件事,谈这个问题、不谈那个问题,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也是空白,等等。这些“空白”,或者是对字面材料的补充,或者是对字面材料的特殊强调,或者是言此而意彼,或者是迂迥的反衬,或者是委婉的曲笔,等等。之所以有“空白”,正是作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出于表达某种思想的需要。阅读这些“空白”,应该读出它的言外之意,理解它的弦外之音。例如,《史记·酷吏列传》中,所写的酷吏都是汉代的,汉以前的一个也没写,这没写的形成了选材的“空白”,联系《史记》产生的时代背景,联系作者司马迁的个人遭遇,综观《史记》的形式,内容,不难看出,这样选材是出自作者精心的艺术构思,目的是揭露和批判汉武帝的血腥统治。
运用“空白”阅读法应注意三点;(1)离开了文章自身的形式和内容,就没有文章的“空白”。理解文章的可见的形式,内容是阅读“空白”的首要步骤。发现文章的“空白”,并联系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是理解“空白”的重要方法。(2)要运用参读法。作者选取材料,确定文体,遣词造句,谋解布局,总有一定的用意,总受一定的条件制约,未见诸文字的部分未必是作者不愿意写的。将作者的手稿与定稿、原版本与修订本、同一课题的不同文章汇聚参读,同中辨异,异中求同,前后互证,文章“空白”之处的内容,作者的用意,所要表现的思想就会明朗起来,读者就可以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
(3)要有动态阅读的观念。读物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而作者的思想是处于变化过程之中的。在探寻文章“空白”之处的内容以及所体现的思想时,不要孤立地看待作者,不要孤立地看待作者的文章,要透过“空白”看到作者在用文章表达他的思想时面对的特定的社会,面对的特定社会中的思想潮流、学术动态、以及学识各异的编者,读者、批评家。作者面对的是一个社会的动态系统。将作者文章中的“空白”同作者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阅读,这就是动态阅读。用这种方式阅读,文章“空白”所提供的思想内容将变得更为丰富,不仅可以追踪作者思想变化的脉络·还可看到对作者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