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养端倪

明陈献章用语。指通过静坐体认真心,进行认知和修养。陈献章提出“为学须从静中养出个端倪来,方有商量处”(《与贺克恭黄门》)。认为认知和修养须以“静”,即静坐为途径,从静坐中使自己的“心”与“道”合一,达到“凑泊吻合”,由是而见“心之体”(《复赵提学佥宪》)。“端倪”出自《庄子·大宗师》,指微始状态。也即真心、本体之心,心与道的吻合处,是心的涵养过程与本体境界的合一。“静”便是由“一般”的、“有累之心”,通往“廓然若无”的“圣贤之心”的幽径,“人心本来体段皆一般,只要养之以静,便自开大”(《明儒学案·白沙学案》)。静养的具体途径是:“静坐”—“胸次澄彻”—“涵养至虚”—“立本”—与道吻合,无欲是关键,“无欲则静虚而动直,然后圣可学而至”(《复赵提学佥宪》)。静坐既别于庄子的“坐忘”,又别于佛家的“坐禅”,是摒弃朱熹待格尽天地万理而后体认天理的认格方法,自称为“舍彼之繁,求吾之约”(《复赵提学佥宪》),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