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

指道德与义理。与“功利”相对。始见于《管子·法禁》:“德行必有所是,道义必有所明。”《易·系辞上》:“成性存存,道义之门。”西汉董仲舒提出重道义,轻功利,“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南宋陆九渊说:“私意与公理,利欲与道义,其势不两立。”(《象山先生全集·与包敏道》)强调道义和功利的对立。朱熹也赞同董仲舒的“不谋其利,不计其功”(《朱子全书·孟子一》),反对陈亮“功到成处,便是有德”的观点。认为:“今乃欲追点功利之铁,以成道义之金,不惟费却闲心力,无补于既往,正恐碍却正知见,有害于方来也。”(《寄陈同甫》之九)叶適主张道义和功利相结合,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习学记言》卷二十三)清颜元针对“道义”论,明确提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认为“‘不谋’、‘不计’两‘不’字,便是老无释空之根”(《习斋言行录》卷下),但“道义”至上的思想仍影响深远。清儒方苞以为:“自战国、秦、汉以来,士君子之族,正谊明道而不杂于功利,千百年数人而已”,自“北宋诸儒之兴,始卓然有见于人性之本”,而“其言善之当为,未有及其利者”(《文昌考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