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宋明理学中提倡以气为世界本原的一种学说。与理本论,心本论相对,主要代表有北宋张载,明王廷相、罗钦顺以及明清之际王夫之,清颜元、戴震等。持这种学说的思想家,继承和发挥中国古代精气说与元气说、建构了有一定逻辑体系的气本论哲学学说,该学说的主要观点是:(1)坚持气为世界的本原。北宋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命题,“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正蒙·太和篇》),这是说无形的“气”是世界的本体,亦即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元素。明王廷相认为“元气”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和本原,认为在“元气”之外没有什么绝对独立的精神实体,他说:“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元气具,则造化人物之道理即此而在,故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雅述》上篇)王夫之“气”概念更接近于哲学史上的“物质”范畴,即指多种多样的客观实在,“气,其所有之‘实’也”(《张子正蒙注》卷九)。(2)坚持“理根于气”的观点。明王廷相说:“气游于虚者也,理生于气者也……理根于气,不能独存也,故曰神与性皆气所固有。”(《横渠理气辨》)“气为理之本,理乃气之载”(《太极辨》),明罗钦顺说:“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而卒不克乱、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困知记》)清颜元说:“理气融为一气。”(《存性编》)(3)坚持“气化不息”的运动变化观点。明清之际王夫之说:“气化者,气之化也。”(《张子正蒙注·太和篇》)清戴震说:“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孟子字义疏证》)又说:“生则有息,息则有生,天地所以成化也。”(《原善》)整个宇宙都是处在“生生不息”的“气化流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