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

中国古代的一种理想人格。意为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语出《庄子·天下》:“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其具体内容随学派而异。先秦儒家已有圣王统一的思想,孔子认为内备仁德,外施德政方为圣人(见《论语·雍也》)。孟子认为:“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又说:“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进而“圣王”并举,明确指出:“圣人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荀子·解蔽》)“尽伦”为内圣,“尽制”为外王,两者统一是为最高的理想人格。道家也主张圣王统一,《庄子·天下》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但有自己的“圣王”观,认为圣人超然世俗,“游心”于“无何有之乡”,“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子·应帝王》),不以王者自居,不以“为天下”为务,惟其如此,“而天下治矣”(同上)。魏晋时期郭象融合儒道,以道家“自然”原则去阐发儒家名教的合理与必然,提出:“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庄子注序》)认为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庄子·逍遥游注》),“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物而淡然自若”(《庄子·大宗师注》)。合内圣与外王于一体,迎合了门阀士族既要清高之名,又不废一切现实权益的需求。宋明理学家的理想人格基本倾向是重“内圣”而轻“外王”。二程提出以孔、颜的“圣贤气象”为理想人格的标准。朱熹则明言“向内便入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朱子语类》卷一一九)。故反对陈亮的“事功之学”。以儒家内圣外王为主的理想人格,对中国社会的政治、伦理、哲学、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是中国政治伦理一体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社会士人与知识分子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标所在。近代以来,冯友兰提出“只有圣人,最宜于作王”的主张,又认定“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讲“使人成为圣人之道”,成“内圣外王之道”(《新原道·新统》)。海外现代新儒家共同强调“‘外王’是‘内圣’的延伸,内圣一定要通向外王”,赋予“外王”以现代政治的意蕴,亦即“新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