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关于人的才能与德行、素质关系的争论。才,指人的才能。性有两方面的内涵: 一指人的道德品质,一指人的才能所凭借的天赋素质。源于先秦诸子,儒家主张以德为主,墨家才德并重,法家重才轻德,道家才德兼黜。汉代选才,侧重人的道德品质:“行具而谓之贤,道修则谓之能。”(《魏志·傅嘏传》)汉末,社会大乱,群雄蜂起,用人重才成为一时风气。曹操主张“唯才是举”。魏晋时期,才性之争又作为“清谈”的命题之一而展开,有“才性四本”的辩难。《世说新语·文学》注引《魏志》:“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才性同”、“才性异”涉及才能与道德品质的关系,“才性同”认为道德和才能不能分开,“才性异”主张才能比道德(行)更重要。《三国志·荀彧传》注引何劭《荀粲传》:“夏侯玄亦尝谓(傅)嘏、(荀)粲等曰:‘子等在世涂间,功名必胜我,但识劣我耳。’嘏难曰:‘能盛功名者,识也。天下孰有本不足而未有余者耶?’”傅嘏的说法属才性同,夏侯玄的论点属才性异。才性异的首倡者为曹操,继之者有徐幹、刘劭。徐幹说:“是故圣人贵才智特能立功立事盖于世矣”(《中论·智行》),刘劭强调“智者,德之帅也”(《人物志·八观》)。“才性合”、“才性离”涉及人的才能与天赋素质的关系。钟会主“才性合”,袁准也赞同此说,认为“贤不肖者,人之性也。贤者为师,不肖者为资,师资之材也。然则性言其质,才名其用明矣。”(《才性论》,《艺文类聚》卷二十一引)认为“性”指天赋的素质,“才”是作用的发挥;有什么样的素质,就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才性离”则认为才和性不是一回事,且两者没有任何关系。才性之辩实由东汉末年的人伦鉴识发展而来,作为魏晋清谈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品藻人物的形式出现,反映了当时对人的自我认识的深化。为中国思想史上一次较重要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