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术语和中国古典阅读学术语。指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的活动和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从不同作品(主要指诗)的不同审美感受中去辨识作品的品格,评价其成就高下。唐代诗评家司空图在他的《与李生论诗书》一文中就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直截了当地指出,要鉴赏评价诗歌就必须“辨味”。
“昧”,本来是指酸甜苦辣香臭等味道。后来被引进文学鉴赏理论,用来比喻人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感受(美感),或直指对于文学作品进行感知和体验的审美活动、审美方式。到了刘勰、钟嵘的时代就正式成为了一种具有上述特定涵义的美学概念和阅读学概念。汉代王充的《论衡·自纪》一文中以“美味”来比喻“尧舜之典”,“孔墨之籍”;又以“大羹必有淡味”来比喻“辨言必有所屈,通文必有所黜”。同一篇文章中,王充还说:“文必丽以好,言必辨以巧。言可于耳,则事味于心。”这里的“味”,就不仅指美感,而且指一种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活动,即审美活动了。刘勰的《文心雕龙·宗经》说:“至根祗粲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这不仅提出了辨文中之“味”,而且提出了要辨文外“余味”的阅读鉴赏思想。钟嵘《诗品》说:“五言(诗)居文辞之要,是以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这里,正是举了一个如何辨识五言诗“滋味”的例子。
以皎然为代表的中唐以前的文论家们都指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决于感性、理性两种因素,一篇好的作品必定二者兼备,否则不能产生美感,也就是无味。而文学鉴赏,也必须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去进行,才能真正懂得作品,获得审美感受和理性认识。“辨味”,正是从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上去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