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

东汉王充、王符用语。有多种含义。(1)指元气。王充认为:“上世和气纯渥,婚姻以时,人民禀善气而生,生又不伤,骨节坚定,故长大老寿,状貌美好。”(《论衡·齐世》)又说:“夫天地气和,即生圣人。圣人之治,即立大功。和气不独在古先,则圣人何故独优?”(同上)王符说:“元气窈冥,未有形成。……清浊分割,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统理之。”(《潜夫论·本训》)此处所说的“和气”,即指一种元气。是由道教最早倡之。认为人是自然之子,元气自化,分为阴阳,阴阳交合,和气生人。也就是意谓天地人三才异务,各循其道,人禀中和之气,而使宇宙平衡前进。(2)指中和之气。王充《论衡·齐世》:“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各循其道,和气乃臻,机衡乃平。”王符《潜夫论·德化》:“民之胎也,合中和以成。”“故民之有心也,犹有种之有园也。遭和气,则秀茂成实。”又《潜夫论·班禄》:“是以官长正而百姓化,邪心黜而奸匿绝,然后乃能协和气而致太平也。”此处说的“和气”,是指“致中和”(《礼记·中庸》)的中和之气。是由儒家所倡导的,这种元气能使天地万物不偏不倚,各得其所,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但上述两种“和气”又往往是相互交叉,很难截然划分。王充、王符的论述,反映了汉代儒道思想合流的倾向。